《表1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测量方法》

《表1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测量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1)指标向性中“+”表示指标取值越大,粮食安全指数越高,“-”表示指标取值越大,粮食安全指数越低;(2)2320千卡是按成人等价单位换算的每日膳食能量最低标准;(3)政治稳定与无暴力程度是世界治理指标(WGI)体系的6大指标之一,最早由考夫曼(Kaufmann)等于1999年提出

在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粮食价格以及运输、仓储、交易等农产品流通能力的差异,在具有足够粮食供应的世界中,食物的可获得性以及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仍然存在极大差异。同时受健康卫生条件、食物烹制程度和储存方式、以及膳食习惯等因素影响,食物利用存在显著的不充分、不科学和不均衡问题,食物浪费、食品健康、肥胖与消瘦并存等问题依然突出。这说明在粮食供应充足的前提下,粮食安全最终要通过获取食物,并充分、合理、有效利用其营养成分来实现。因此,食物获取和食物利用是实现粮食安全的最终途径。而经济与政治稳定性则用于衡量产量波动、价格波动和政治动荡等不确定因素对粮食供给、食物获取和食物利用的影响,是决定国家能否实现长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据此,从FAOSTAT中选取相应变量作为三级指标构成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筛选,不断剔除数据不完整、不连续的评价单元,最终得到2000—2014年172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评价因子数据集。指标体系的构成和测量方法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