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秸秆对消化污泥特性的影响》

《表2 秸秆对消化污泥特性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秸秆类型及配比变化对污泥厌氧消化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CK为污泥单一厌氧消化;C为玉米实验组[VS污泥∶VS玉米=1∶0.5(C1)、1∶1(C2)、1∶1.5(C3)];W为小麦实验组[VS污泥∶VS小麦=1∶0.5(W1)、1∶1(W2)、1∶1.5(W3)];R为水稻实验组[VS污泥∶VS水稻=1∶0.5(R1)、1∶1(R2)、1∶1.5(R3)]。

在收集消化污泥用于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前,需保证厌氧体系能稳定运行。而衡量厌氧体系稳定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确保各项参数保持稳定,包括pH、VFAs、NH4+-N、碱度(ALK)、VFAs/ALK比值等。由表2可见,秸秆类型及配比的变化虽会对污泥厌氧消化性能产生影响,但各实验组的VFAs、ALK浓度及VFAs/ALK比值并未超过体系的稳定运行范围(3000mg/L、1000~5000mg/L、0.4)[7-9]。因此,秸秆的添加不仅不会破坏体系的稳定性,而且还能极大地增加沼气产量(表2),这与Chen等[10]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秸秆的添加均会增加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而戊酸浓度会降低。这是因为乙酸、丙酸和丁酸可直接通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发酵产生,而戊酸主要是蛋白质通过还原脱氨或Stickland反应产生[11]。以往的研究也表明,碳水化合物在厌氧环境下更容易发生水解[12-13]。而秸秆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5%~44.30%和30%~50%[14]。因此,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容易在厌氧环境下水解形成糖类物质,从而导致体系中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的增加。其中,玉米秸秆的添加对pH、VFAs和乙酸的影响较大;而小麦和水稻秸秆的添加对ALK的影响较大。Chen等[10]研究也发现,当污泥与玉米、小麦和水稻秸秆进行联合厌氧消化时,玉米秸秆的添加有利于VFAs的累积;而小麦和水稻秸秆的添加有利于ALK的增加,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当配比增至1∶1.5时,各实验组中VFAs和乙酸浓度均会大幅增加,特别是玉米秸秆。这是因为玉米秸秆添加量高于小麦和水稻秸秆,使得体系中可被生物降解物质(如半纤维素和简单的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增加,从而导致VFAs浓度增加。以往的研究表明,累积沼气产量能有效反应物质的水解性能;即较高的累积沼气产量表示物质能更好的水解[15]。在本研究中,玉米秸秆的添加对累积沼气产量的促进作用强于小麦和水稻秸秆;这表明玉米秸秆能更好的水解,并产生高浓度的VFAs。从而与体系中的NH4+-N和ALK发生中和反应,最终导致NH4+-N和ALK浓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