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廊道配置前后景观结构指数变化》

《表1 廊道配置前后景观结构指数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湿地公园空间优化配置方案——以北京琉璃河湿地公园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研究区中景观廊道配置主要指增设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其中,河流廊道包含河流水体及河边植被护岸带,用于增加河流水系的连通度及保持水土。道路廊道用于连接观赏功能区内斑块,便于游客游览。在研究区北部的一级水质净化单元内,配置长为1.5 km的河流廊道,连通主河道与水质净化单元内的湿地斑块,提高研究区水质净化功能。在观赏休闲单元内,配置宽5 m、长5.1及2.9 km的2条道路廊道。选取蔓延度指数(CONTAG)、分离度指数(SPLIT)、聚集度指数(AI)与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描述廊道配置前后研究区的结构连通度变化[18],指数计算基于Fragstats软件,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廊道配置后,CONTAG减小,表明廊道配置后同一类型的景观斑块空间分布更为分散;SPLIT减小,表明研究区斑块分离度下降;AI增大,表明研究区各斑块更为聚集;SHDI增大,表明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有所上升。总的来说,配置景观廊道后,研究区连通度增加,可观赏性及景观可达性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