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人民”检索行主要搭配 (频数) 与主题类别》

《表3“人民”检索行主要搭配 (频数) 与主题类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历年《政府工作报告》话语中的社会变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民乃国之本,国为民而立。“报告”作为政府执政思路的体现,不同时期工作重点中与“人民”相关主题延续性和时代性有何呈现?从总体频数来看,表3显示,1993年依然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人民”一词在此前后出现的总频数差异显著,1954和1978年“人民”一词出现总频数远远高于后3个年份,分别为129次和189次。这是因为1978年之前为建国之初,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国内受“四人帮”影响,政治环境复杂,阶级斗争和大规模群众运动盛行,国际上面临美帝封锁、中苏对立的动荡形势。1993年以后,“人民”出现频数骤减,2015年仅出现19次,表明中国彻底告别各种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开始进入理性和法治轨道,政府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加注重民族团结、民生关切和民主权利的行使。从检索行搭配主题类别来看,持续作为政府历年工作重点的主题是民生关切与权利行使,反映了中国政府将执政为民作为一贯的工作宗旨和思路。此外,不同节点年份的搭配主题则表明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处理与“人民”相关问题时的工作重心不同,表现为:1993年之前,政府对内主要处理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建立民主统一战线,应对阶级斗争和台湾问题;对外,要处理各种复杂的国际关系。1993年之后,政府工作重心转向以国内为主,突出了民族团结问题,特别是2009年,政府工作遇到史前未有的巨大挑战,体现为“面对困难”主题出现了8次,既表明与“人民”相关矛盾已成为突出问题,也表明政府面对困难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