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菌株ZMD13的诱变效应》
提取 ⇩
《β-甘露聚糖产酶菌株ZMD13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在功率15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时间1.5min诱导条件下对出发菌株ZMD13进行诱变,将诱变处理在魔芋粉鉴别培养基上进行37℃恒温避光培养,48h后染色,依据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大小,确定ZMD13的诱变效果,结果见表1。选取不同平板中正向突变菌落中HC比最大的3株正突变菌株并依次编号为ZMD13-1、ZMD13-2和ZMD13-3,见图2。为了考察3株菌正向突变遗传稳定性,在魔芋粉鉴别培养基上连续进行了5次传代培养,见表2,判断依据是HC值的大小。结果显示,正突变株ZMD13-1、ZMD13-2和ZMD13-3的β-甘露聚糖酶活性在五代平板培养结果之间区别不明显,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故ZMD13-1、ZMD13-2和ZMD13-3 3株正突变株产β-甘露聚糖酶活性的遗传稳定性较好。
图表编号 | B1666114666 |
---|---|
出版时间 | 2019.11.30 |
作者 | 许晓敬、郭传滨、禹宝成、唐培培、杨立均、孙会忠 |
研究主题 | β-甘露聚糖产酶菌株ZMD13的紫外线诱变选育 |
出版单位 | 河南省烟草公司驻马店市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驻马店市公司、武汉卷烟厂、河南省烟草公司驻马店市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驻马店市公司、河南省烟草公司驻马店市公司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1 菌株ZMD13的诱变效应”的人还看了
-
- 表1 构建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融合基因的引物序列
- β-甘露聚糖酶Man5A和木聚糖酶Tlxyn11B的融合表达
-
- 表2 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融合前后的动力学参数
- β-甘露聚糖酶Man5A和木聚糖酶Tlxyn11B的融合表达
-
- 表1 2株产壳聚糖酶菌株及其酶活力
- 产壳聚糖酶内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酶活力初步研究
-
- 表4 蚕丝面料上染紫甘薯色素前后的抑菌、抗氧化和防紫外效果
- 紫甘薯色素对蚕丝面料染色及整理
-
- 表1 菌株产胞外多糖的产量
- 新疆传统乳品中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的研究
-
- 表1 菌株产胞外多糖的产量
- 新疆传统乳品中产胞外多糖乳酸菌的筛选及益生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