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产业短板调查》

《表1 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产业短板调查》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以创新驱动打造我国制造业高质量成长——基于70年制造业发展回顾与现状的考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郎咸平:关于制造业,我们该向美国学习什么》,中国机电网,http://www.chinamae.com/shownews_157594_20.html,2018-12-1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遵照比较优势赶超成长的过程。而现在进行中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则是动态地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把我国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从原来低成本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转换为科技等高级要素。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仍要遵从国际分工原则,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整个产业体系而言,我国制造业升级“补短板”需要攻克、突破的核心技术、工艺、材料与设备,只是我们界定的重要部分,而不是全部。其余部分即使处于产业链高端,还是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解决。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较以往更密切,产业发展也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融合格局,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所有的产业及产业链的所有环节都占据高端位置。有关调查把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的产业相对优势进行对比,选取了14个高端制造业,包括卫星导航、民航客机、通信设备、无人机、互联网、航空发动机、芯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航天、液晶面板、高铁、锂电池和民用造船。结果表明,作为世界制造强国,美国、日本和德国均有各自产业发展的短板(见表1),而中国在这14个行业里高铁占全世界高端制造的60%、造船占49%、锂电池占46%、智能手机占42%、笔记本电脑占40%、互联网占30%、通信设备占30%、液晶面板占26%、航天占20%、卫星导航占16%、无人机占15%、芯片占10%、航空发动机占5%、民航客机占1%(这些产业的高端环节有被国外占领的)。由此可见,连美国、日本和德国这样的世界制造业强国也无法做到产业发展的“面面俱到”。因此,国际贸易对于当今每个国家都是不可缺少的。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有所选择,不必追求“面面俱到”。受资源禀赋制约,要想在所有产业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上游是不可能的。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所追求的目标应是:总体上移到国际产业链高端,生产效率和行业附加值有明显提升,达到国际上先进制造业国家水平。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遵从产业发展规律,充分运用有限资源,对所需要发展的重要、关键产业和环节做出排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当然,哪些产业及产业链上的哪些环节需要优先安排,并非短时间就可科学决断,还有待于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中逐渐深化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