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计算得到的P3HT/ORCN和P3HT/ERCN界面模型中电荷转移态的电子耦合值VCS和VCR》

《表4 计算得到的P3HT/ORCN和P3HT/ERCN界面模型中电荷转移态的电子耦合值VCS和VCR》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烷氧基取代稠环非富勒烯受体的光电性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eV

首先构建二聚体模型模拟D/A界面的几何结构,然后对优化后的二聚体构型进行进一步的性质计算.对于电子耦合值的计算,首先要找到分子间电荷转移(CT)态,即Frenkel激子(FE)态和电荷分离态的中间态.在这里我们定义CT态为空穴定域在给体或受体、电子定域在受体的激发态[31,51].根据密度差分(CDD)图判定两复合物所有的CT态和FE态,如图6所示,P3HT/ORCN比P3HT/ERCN多一个CT态,这意味前者多出的一条电荷转移通道可能更加有利于其电荷分离.通过计算得到所有CT态的VCS和VCR的值,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P3HT/ORCN界面相较于P3HT/ERCN整体上表现出较大的VCS和较小的VCR,结合Marcus公式,我们推测此界面将具有更加有利的电荷分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