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按照六种污染物浓度构建的实证检验结果
点击下载 ⇩图表编号 | B1666982742666 |
---|---|
出版时间 | 2019.07.25 图表说明 ➫ |
作者 | 王启、郭爽 |
研究主题 |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研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
出版单位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
下载格式 | JPG、GIF(含无水印/未压缩) |
图片大小 | 20KB~2M(视下载方式而定) |
定制格式 | Excel、Word、PDF、PPT |
传媒
表3 按照六种污染物浓度构建的实证检验结果图表

注:变量系数下括号内为标准误,***、**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预计下载耗时:<2秒
图表说明及下载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研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中,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研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板数据分析中,从表3中可以看到:第一,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六种污染物浓度构建的实证模型结果与旧空气质量标准的三种污染物浓度实证模型结果相同。财政环保支出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财政环保支出比重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图像为“倒U形”,在达到拐点前存在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即财政环保支出比重的提高有助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种主要污染物浓度的降低,这也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第二,以细颗粒物为主要被解释变量时,财政环保支出的比重与其浓度依然呈现“倒U形”,从其他控制变量看,温度越高,细颗粒物浓度越高,这可能的原因是在温度较高的年份,区域污染物累积不断上升,高温使得污染扩散条件不利;货物运输量与细颗粒物浓度显著正相关,交通运输量越大,释放的污染物越多,细颗粒物浓度显著上升,这也说明京津冀区域的交通运输条件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
公告:考虑到大家可能需要图表高清原图或出处原文整套的PDF,但由于获取多是收费渠道,为方便大家博主会在收到相关邮箱留言求助后帮忙获取分享给大家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