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按照六种污染物浓度构建的实证检验结果》

《表3 按照六种污染物浓度构建的实证检验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研究——基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面板数据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变量系数下括号内为标准误,***、**和*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

从表3中可以看到:第一,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六种污染物浓度构建的实证模型结果与旧空气质量标准的三种污染物浓度实证模型结果相同。财政环保支出一次项系数为正,二次项系数为负,财政环保支出比重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图像为“倒U形”,在达到拐点前存在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即财政环保支出比重的提高有助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六种主要污染物浓度的降低,这也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第二,以细颗粒物为主要被解释变量时,财政环保支出的比重与其浓度依然呈现“倒U形”,从其他控制变量看,温度越高,细颗粒物浓度越高,这可能的原因是在温度较高的年份,区域污染物累积不断上升,高温使得污染扩散条件不利;货物运输量与细颗粒物浓度显著正相关,交通运输量越大,释放的污染物越多,细颗粒物浓度显著上升,这也说明京津冀区域的交通运输条件与雾霾天气的形成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