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
提取 ⇩《基于弯管-流线模型的长杆弹侵彻头部材料流动过程分析》
提取v分别为1 096 m/s、1 167 m/s试验后弹体牛角形固化域的面积,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固化域面积进行比较,如图15所示。由于弹体实际侵彻时极难保证头部均匀受力,故试验中对应的牛角形固化域分布不均匀,在残余弹体切面上体现为一侧分布较多、另一侧分布极少,在提取实际面积时,只提取了单侧较为明显的牛角形区域,所以提取的面积小于实际固化区面积。理论计算时需要考虑两侧固化区面积的总和。表2给出了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及误差,其中Se为试验测得的固化区域面积,St为理论求得的固化区域面积。当v=1 096 m/s时误差(Se-St)/Se为9.59%,当v=1 167 m/s时误差(Se-St)/Se为-1.11%,误差在±10%之内,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
图表编号 | B16661000788666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作者 | 陈海华、张先锋、刘闯、丁力、王季鹏、杜宁 |
研究主题 | 基于弯管-流线模型的长杆弹侵彻头部材料流动过程分析 |
出版单位 |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2 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的人还看了
-
- 表1 弹体参数:WDU-34/B战斗部侵彻块石遮弹层的数值模拟研究
- WDU-34/B战斗部侵彻块石遮弹层的数值模拟研究
-
- 表4 分段式长杆体侵彻深度
- 分段式长杆体结构对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
-
- 表5 分段式长杆体侵彻深度
- 分段式长杆体结构对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
-
- 表1 长杆体材料:分段式长杆体结构对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
- 分段式长杆体结构对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
-
- 表2 弹道试验结果: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轻型装甲抗高速FSP弹侵彻性能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轻型装甲抗高速FSP弹侵彻性能
-
- 表1 弹体模型材料参数:蜂窝结构抗弹体二次侵彻性能研究
- 蜂窝结构抗弹体二次侵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