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各门类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
提取 ⇩《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调查水域浮游动物密度变幅为0.1~701.35ind.·L-1,均值为192.53±153.77 ind.·L-1,生物量变幅为0.00~0.85 mg·L-1(生物量最小值小于0.005),均值为0.15±0.18 mg·L-1。在浮游动物密度组成中,原生动物占比为42.32%,轮虫占比为57.23%,二者为新洲水域浮游动物密度的主体,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占比较低分别为0.20%和0.25%;在浮游动物生物量组成中,轮虫占比为88.97%,为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主体,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占比较低,分别为3.74%、5.40%和1.89%(表3)。
图表编号 | B16661000276666 |
---|---|
出版时间 | 2019.07.30 |
作者 | 代培、王银平、匡箴、蔺丹清、杨彦平、刘思磊、刘凯 |
研究主题 | 长江安庆新洲水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出版单位 | 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村农业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村农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3 各门类浮游动物密度及生物量”的人还看了
-
- 表4 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 毛乌素沙地臭柏(Sabina vulgaris)群落生物土壤结皮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
- 表4 长江万州段干支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
- 三峡水库蓄水期长江万州段干支流浮游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
- 表6 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分析
- 渭河干流和秦岭北麓典型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评价
-
- 表5 渭河流域调查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r)和概率水平(P)
- 渭河干流和秦岭北麓典型支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评价
-
-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排水管道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分析
- 排水管道沉积物微生物群落及环境因子分析
-
- 表3 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1)
- 2015—2018年海州湾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