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菜籽油甲酯化反应研究因素及水平》
提取 ⇩
《菜籽油脂质成分分析及甲酯化研究》
菜籽油甲酯化反应研究的因素水平见表6,即通过对脂肪酶添加量4%、6%和8%,反应温度45、50和55℃,反应时间4、6及8 h进行L9(34)试验,试验结果如表7。从R值可以看出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脂肪酸甲酯得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A>B>C,即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脂肪酶添加量,其次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影响最小,由K值可以确定各因素和水平间最佳组合为A3B1C2,而试验最佳结果组合为A3B1C3,由于D(空列)R值大于C列R值,说明试验时间对脂肪酸甲酯得率影响差异不大,故从反应时间及生产效率考虑,确定A3B1C2为最佳组合,即脂肪酶添加量8%,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6 h。
图表编号 | B16661000258666 |
---|---|
出版时间 | 2019.07.30 |
作者 | 仇宏图、李光春、吴明根、张华 |
研究主题 | 菜籽油脂质成分分析及甲酯化研究 |
出版单位 | 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大学农学院、延边大学农学院 |
更多格式 | JPG/无水印(增值服务) |
定制格式 | Excel格式(增值服务) |
传媒
查看“表6 菜籽油甲酯化反应研究因素及水平”的人还看了
-
-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菜籽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
- 菜籽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
-
- 表3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菜籽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
- 菜籽油脱臭馏出物酶法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
-
- 表2 不同预处理组冷榨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 预处理技术对冷榨双低菜籽油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 表1 猪油、紫苏籽油和其酯交换共混物脂肪酸组成
- 猪油与紫苏籽油酯交换制备营养型塑性脂肪研究
-
- 表2 UPLC-QTOF-MS分析油茶籽油的甘油酯组成
-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压榨和浸出油茶籽油甘油酯组成比较分析
-
- 表2 UPLC-QTOF-MS分析油茶籽油的甘油酯组成
-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压榨和浸出油茶籽油甘油酯组成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