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囊疾病85例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的变量与赋值》

提取 ⇩
《表2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囊疾病85例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的变量与赋值》
注:BMI为体质量指数,ALT为丙氨酸转移酶,LSM为肝脏硬度测定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人群合并胆囊结石病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在LSM结果中,在LSM>9.8 kPa组,GD组较非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SM处于7.9~9.8 kPa之间及LSM<7.9kPa,两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4二分类logistic回归NAFLD合并GD的危险因素分析:以是否合并GD为因变量(NAFLD=0,NAFLD+GD=1),以拟选定的性别、年龄等15个可疑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标准纳入5个可疑影响因素,分别为性别(男=1,女=0)、BMI、糖尿病(有=1,无=0)、ALT、LSM(<7.9 kPa=0,7.9~9.8 kPa=1,LSM>9.8 kPa=2),然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向前逐步回归法,以0.05的纳入标准,0.10的剔除标准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的logistic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0,P<0.001),考虑模型拟合良好。模型纳入的3个自变量中BMI、合并糖尿病、LSM>9.8 k 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未发生糖尿病及LSM<7.9 kPa为参照(见表2,3)。

  1. 保存图表

查看“表2 非酒精性脂肪肝合并胆囊疾病85例危险因素分析研究的变量与赋值”的人还看了

表1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例(%)]
表1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例(%)]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脂肪肝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表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基线特征及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表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基线特征及发生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无创肝纤维化评分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并发慢性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
表4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 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血清铁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表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基因缺陷模型
表3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基因缺陷模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表2 两组生化指标比较: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
结直肠息肉危险因素及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