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能源转型发展的省域电网规划与全景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981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M715 |
完成/联系人 | 王建学 田春筝 张耀 石军 蒋小亮 李锰 王世谦 唐晓骏 元一平 王圆圆 |
来源省份: | 河南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
所属部门: | 河南省电力公司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电力供应 |
研究主题: | 电网规划方法,新能源发电,电源协调发展, |
联系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嵩山南路87号院办公区C楼 |
传媒
该项目属于电气工程领域,是电网规划与评估技术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能源转型发展战略。河南省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及其粗放利用方式已不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传统煤电发展将持续受限,远期供电缺口持续增大,区外来电以及新能源将迎来进一步发展。预计远期河南新能源规模将达5000万千瓦以上,外来电力占比将超过30%,迫切需要解决“如何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如何有效承载区外来电”、“如何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可靠”等问题,构建能源转型下电网规划与评估关键技术体系。
项目以省域电网为研究对象,从能源转型下电网面临的新特点新问题出发,聚焦“规划场景、区外来电、新能源”等关键因素,从承载外来电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内外电源协调发展等多方面优化电网规划,并基于多周期运行模拟建立了风险和效益全景评估平台,全面提升能源转型下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项目提出的创新点如下:一是建立了面向源网协同规划问题的数据驱动型新能源发电-电力负荷典型场景生成技术,实现电网规划场景的极限特征提取和全覆盖,提升规划适应性和针对性;二是建立了协调规划经济性与新能源消纳的灵活电网规划方法及其实用化快速求解技术,实现了新建线路投资和多种运行场景下新能源效益损失期望总体最优;三是提出了特高压落点送出工程规划方法及落点近区网架优化方法,并采用简化分离模型降低求解维度,实现了特高压落点送出方案的快速合理确定;四是建立了基于多周期运行模拟的电网全景评估方法及概率N-2风险量化评估技术,有效辨识薄弱环节,为能源转型下电网科学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6篇(SCI检索4篇、EI检索1篇、核心1篇),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开发了“电力系统规划方案全景评估系统”软件。
项目已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评审,以中国工程院张勇传院士为主任的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紧密结合国家能源发展重大战略背景,为能源转型下电网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决策依据,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项目成果已在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电网得到深入应用,提升了电网规划适应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辨识并消除了电网薄弱环节,对于提升供电保障水平、节约电网投资、助推能源转型有着重要意义,经济效益达9.54亿元。
成果说明
项目成果已在河南省电力公司、陕西省电力公司、冀北电力经研院、河北电力经研院、商丘供电公司、洛阳供电公司等单位电网规划中得到深入应用,提升了电网规划适应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辨识并消除了电网薄弱环节,对于提升供电保障水平、节约电网投资、助推能源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1)应用项目提出的电网规划典型场景生成方法,准确模拟了外来电力和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模拟,指导“十三五”电网规划和专题研究,提高了电网规划准确性和适应性。 (2)项目提出的面向新能源消纳的灵活输电网扩展规划方法,促进了新能源和电网协调发展,优化了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