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产业化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与应用》

点击下载 ⇩

该项目为多晶硅产业化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与应用,属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领域。2016年6月29日,经四川省科技厅组织鉴定综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多晶硅行业,经历了10年的快速扩建和大规模的淘汰,全国已建成的43家多晶硅企业(80多家获得建设批准),曾由于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多晶硅优势企业的技术差距,普遍存在能耗高、硅烷利用率低、品质差(普遍不足100ω·cm)等问题,到2013年下半年,更由于欧洲双反和市场竞争的冲击,全国85%的企业都破产或停产(仅余6家维持生产)。乐山作为中国多晶硅的发源地,仅存永祥多晶硅1家,也濒临破产境地。永祥多晶硅通过《多晶硅产业化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的实施,综合电耗由174.52kw·h/kg降到63.82kw·h/kg,生产成本由28.64万元/吨降到5.67万元/吨,达到全球最优水平,质量赶超韩国OCI,接近德国瓦克,综合效益大幅提升。单2017年1-5月,已经实现利润总额2.69亿元。

(一)项目主要技术内容:

项目围绕多晶硅生产存在的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问题,从多晶硅生产各个环节降低电耗和蒸汽消耗,应用多晶硅还原节能减排技术、多晶硅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以及除杂质新工艺技术。同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大学院校的合作,开发新技术新工艺融入项目应用过程。

(二)项目授权专利情况:

该项目涉及的技术共计申请专利18件(发明8件,实用新型10件),已获得授权15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

(三)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

1.低成本:多晶硅生产成本从2013年的28.64万元/吨降低至2017年的5.67万元/吨,全国最低。

2.低能耗:各项消耗指标大幅降低,项目实施期间累计节能14.45万吨标煤。

3.无污染:不仅实现年回收20万吨四氯化硅副产物的目标,还实现了物料的全闭路循环,大幅降低硅、氯消耗。

4.循环经济:有效地处理系统氯硅烷残液并实现年回收以四氯化硅为主的氯硅烷资源10000吨以上,同时将固废物作为水泥生产原料,实现了循环经济生产。

5.质量优质:多晶硅产品质量从以前的以二级品为主导产品提升至一级品率95%以上,质量提升2倍,并成为隆基、中环等国内主要单晶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6.项目使企业从2013年亏损10738.42万元/年转变为2016年盈利27246.87万元/年,整个项目实施期内累计新增销售收入261387.28万元,累计新增利润97422.68万元。2017年1-5月已实现盈利26931.27万元,预计2017年将实现盈利5个亿以上。

成果说明

该技术成果在公司1.5万吨/年生产线上实现产业化应用,并稳定运行3.5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对推动多晶硅行业的技术进步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集团已经启动在乐山市五通桥区的5万吨/年多晶硅项目和2GW硅片项目,总投资80亿元,预计届时多晶硅生产成本可进一步降低到4万元/吨,质量提升至电子级水平。巩固该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并协助地方共同打造光伏产业链,切实建设硅谷基地。 1.低成本:多晶硅生产成本从2013年的28.64万元/吨降低至2017年的5.67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