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精准防治关键技术及策略的创新和推广》

点击下载 ⇩

白内障是中国首要致盲眼病,白内障治疗正从“复明手术”进入“精准屈光手术”时代。该项目组依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转化工程重大项目等13项课题,创新并推广白内障精准防治关键技术及策略,为实现中国精准白内障手术水平全面提高起了决定性作用。

项目成果显著,在相关重要杂志共发表论文124篇(SCI收录84篇)、专著13本、知识产权1项、并制定专家共识(标准和规范)5项。项目组进行飞秒激光白内障手术单位年手术量居全国和世界最多。全球率先应用飞秒激光技术实施高难度白内障硬核手术,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率减少12.11%,视力痊愈时间从原先3个月减少到1个月。首次发现飞秒激光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和切口问题并提出防治手段。在全国最早使用和制定“中国版”同轴微切口白内障手术关键技术,病人术后第一天平均裸眼视力从0.23LogMAR上升至0.16LogMAR,平均住院天数从3.1天下降至1.9天。十年来针对最严重并发症眼内感染,项目组三次牵头全国白内障围手术期感染防治专家共识,制定防治标准和流程,使全国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从0.22%-0.42%降低至0.033%-0.11%。建立适合中国人眼的微切口手术技术和标准流程,减少散光并发症,有效减少术源性散光0.37-0.44屈光度。项目组探索白内障发病机理及再生晶状体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发现先天性白内障新突变位点22个,占全球所有已知突变的1/30,成为全球发现白内障致病基因突变最多的单位。对十余个晶状体蛋白基因突变的功能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创“荷包蛋”法,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构建成功最接近人类晶状体和唯一具有光学特性的人源性再生晶状体,为再生晶状体移植和白内障新药筛选等提供理想平台。

项目成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取得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成果应用于国内排名前十眼科在内的56家医院,直接受益99万余名白内障患者。应用于国内主要眼科企业使设备及手术耗品升级换代,取得直接经济效益6.3亿元。通过公益扶贫活动,在西藏等七个贫困地区建立9所复明中心,免费实施精准手术8949例。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专题演讲、主持点评、手术培训和技术指导344次,累积受益各级眼科医师291700人次。培养白内障手术医生2320人。主编参编教育部、卫计委眼科学教科书8本,受益全国4万眼科医生及50万医学生。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