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海藻新资源生态增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

点击下载 ⇩

鼠尾藻和海黍子是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海藻,是两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海藻新资源,是具有代表性的海藻新资源,在养殖、医药保健、生物制品、食品加工、水产饲料、海藻肥料、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尤其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是具有突出的生态作用。近年来,近海鼠尾藻和海黍子资源受到填海造地、港口建设、人为采集等剧烈人类活动的干扰,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急需建立完善的生态增养殖技术,以满足对自然资源恢复和保护的需求。

该项目通过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创建、生态增养殖设施装置研制、生态增养殖方法研发三个方面的科技创新,形成了系统的经济海藻新资源生态增养殖技术体系,在推动学科前沿探索、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该项目研究了经济海藻新资源鼠尾藻、海黍子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响应机制、环境因子影响等,拓展了藻类的基础研究领域,有助于推动藻类学科的快速发展;研究了增养殖设施装置及配套的增养殖方法,形成了系列实用技术,有助于推动藻类产业的有序发展;将项目成果进行了应用和推广,获得了企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尤其在服务海洋生态系统功能、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充分挖掘了海藻森林的生态功能,切实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5篇;水产行业标准1项。项目取得的主要科技创新包括:

1.创建了经济海藻新资源苗种繁育技术体系,为生态增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

2.创新研制了经济海藻新资源生态增养殖设施装置,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增殖效率。

3.创新研发了经济海藻新资源在不同区域的生态增养殖方法,扩大了海藻生态增养殖的范围。

该项目形成的成果已经在山东沿海多家企业开展了应用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近3年来,共繁育经济海藻新资源苗种8亿多株,增养殖海藻总面积7000余亩,繁育增殖海藻2100余吨,社会效益显著。项目累计为企业新增就业机会120余个,为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劳动就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项目产出海藻折合固碳量2300余吨,打造了以藻类增养殖为主要手段的、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新模式,为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技术水平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果说明

该项目建立了经济海藻新资源增养殖技术体系,并通过技术合作、指导等方式带动山东沿海多家企业开展了应用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近3年来,共繁育经济海藻新资源苗种8亿多株,增养殖海藻总面积7000余亩,繁育增殖海藻2100余吨。利用项目研究成果,企业实现新增产值共计1640万元,新增利润共计550万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坚定了藻类产业从业者的信心。项目累计为企业新增就业机会120余个,为促进社会稳定、保障劳动就业提供了可参考的方向。项目产出海藻折合固碳量2300余吨,打造了以藻类增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