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生物合成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8669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Q460.6 |
完成/联系人 | 杨勇 孙鹏 杨仲毅 徐伟伟 白骅 |
来源省份: | 浙江 |
完成单位: |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科研日期: | 2013 |
研究行业: | 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
研究主题: | 辛伐他汀,生物合成工艺,基因工程, |
联系地址: |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外沙路46号 |
传媒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药物化学。主要技术内容该课题综合公司在合成化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综合技术优势,通过改进合成路线及分离纯化技术的引入,形成成熟的莫那克林J工业化生产工艺。通过整合酶工程技术,利用基因工程菌催化二甲基丁酰酯和莫那克林J的酯化反应,直接生成辛伐他汀,实现对辛伐他汀合成工艺的绿色化改造。特点(1)自主开发了一条化学-酶法合成辛伐他汀的新工艺。由原合成工艺路线改为利用LovD酯酶催化二甲基丁酸酯和莫那克林J的酯化反应生成辛伐他汀的化学-酶法合成辛伐他汀的工艺路线。(2)成本下降了28.75%。辛伐他汀原料药生产成本由立项时的2000元/kg下降到1425元/kg。进而可降至1000元/kg左右,一举突破全合成工艺的极限。(3)提高了药品质量。与化学法相比,酶法合成具有色谱纯度高、杂质少的优点。该工艺最终得到的产品色谱纯度达到了99.5%以上,杂质B、C、D、G含量均为0,质量远超化学法及现有报道的各种工艺。(4)解决了重大环保问题,为原料药生产的节能降耗减排提供了示范作用。该工艺省去了化学工艺中酯化路线的羟基保护、重新酯化、脱保护等步骤或直接甲基化路线的多种昂贵、危险的化学试剂。与原工艺比较,反应步骤由6步缩短到2步,关键反应条件由―35℃改到常温25℃,反应收率由85%提高到90%,有机溶剂溶媒由十多种改为只用丙酮等少量三类溶剂。按照年产120吨辛伐他汀计,每年有机溶剂使用减少5116立方。应用推广情况:该项目最重要的成果是形成了工业化放大的辛伐他汀酶法生产工艺,产品成本、质量及“三废”排放等都优于化学合成工艺。该公司在建年产200吨辛伐他汀的化学-酶法生产线。项目执行期间,海正辛伐他汀实现销售收入3.6亿,利润6304万元。新工程上马后,该公司辛伐他汀的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