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消方及其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点击下载 ⇩

该项目属于中医内科学中医药防治肿瘤技术领域。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该课题组综合历代文献资料对“积聚”病因病机的研究,提出了肝癌“癌毒”致病的基本病因以及“本实标虚”的理论假说。(2)根据对肝癌病因病机理论假说提出了肝癌的“祛毒为先,泻实为主,补虚为辅”的治则,在古医籍《医林改错》的“膈下逐瘀汤”基础上,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加减化裁组成了癌痛消方,该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健脾益气、行气止痛的功效。(3)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对癌痛消方研制成服用方便的“癌痛消胶囊”、“癌痛消颗粒”。(4)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肝癌致病因素“癌毒”的生物学基础进行研究,证实了特定miRNA是肝癌“癌毒”的生物学物质基础之一。(5)通过体内外抗肿瘤实验,证实癌痛消方在体内外均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6)癌痛消方对小鼠H22移植性肝癌模型以及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有较好的抗肿瘤、促进癌细胞凋亡及抗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7)临床观察原发性肝癌血瘀毒结兼正虚患者,癌痛消方能抑制肝癌生长,改善肝癌患者生存质量;观察癌痛消方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癌痛消方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能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肝脏功能、生存质量,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8)按照现行《中国药典》产品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对癌痛消颗粒进行了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等研究,癌痛消颗粒的提取与制剂工艺先进科学可行,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稳定、可控。(9)对癌痛消颗粒进行了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试验研究,表明癌痛消颗粒毒性小。项目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提出肝癌“癌毒”致病的新病因。(2)提出肝癌“本实标虚”的理论假说。(3)创新肝癌中医药治疗的思路和处方。(4)率先对肝癌致病因素“癌毒”的生物学基础进行研究。(5)改良了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是造模成功率达100%。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8名。该项目2005年开始在区内3家医院推广应用,临床疗效显著。2007年纳入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癌单病种中医药综合治疗的规范,同时作为适宜技术在区内6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效益。该项目紧密结合临床,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对节约医疗成本,促进社会稳定、维护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处于同类研究国内领先水平。重庆市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