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口式双贯流风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8270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U831.7 |
完成/联系人 | 谢宝臣 徐超 张江 王军 马强 田建龙 |
来源省份: | 山东 |
完成单位: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所属部门: | 青岛市科技局 |
科研日期: | 2017 |
研究行业: | 建筑安装业 |
研究主题: | 空调器,风道系统,双贯流风道设计,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南村镇海信大道1号 |
传媒
该项目属于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工程领域。
全新艺术化外观的产品是柜机的发展趋势,这种空调器普遍使用单贯流或传统的双贯流风道技术,占用的空间小、成本低,但由于其固有的技术特性,空调器长期运行经常会出现喘振现象,风道系统内气流噪声会明显增大,发生异常的周期性吼叫或喘气声,整个空调器箱体发生剧烈震动,影响了空调的运行和用户的舒适性。该项目行业首创缩口式双贯流风道设计技术,通过调整风道内出口蜗线的形状及出口角度等参数来影响风道内静压的分布,进而改变了风道的压力-流量曲线的特性,改变了风道运行特性,实现了彻底解决喘振问题。另外,传统的贯流风道,一直有风压低,送风距离近,送风角度小的问题,空调运行时影响整个房间的换热效果与效率。该项目针对贯流风道静压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增压蜗线设计技术,提高了送风距离,针对送风角度小的问题,全新开发了增加房间风场分布的新技术,实现了风道的各项参数优化。
主要科技创新点如下:
1、深入研究了喘振现象发生机理,分析了风道系统的性能曲线特性,通过改变风道系统出口的设计,开发了缩口式风口设计技术,解决了空调器经常遇到的喘振问题,提升了空调器风道噪音的舒适性与运行效率,增加了空调器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实现了行业技术的新突破。
2、研究了蜗线的设计原理,开发了一种可增压蜗线技术,实现了风道系统内出风压力的增加与送风距离的增加,解决了普通贯流风道送风距离小的问题,增加了空调器对整个房间的换热效率。
3、分析了双贯流风道之间的流场分布特性,研究了进风区域及两风道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进风涡流与双风道互相干扰的涡流的技术,增加了风道的运行稳定性,实现了风道技术的创新突破。
4、研究了双风道配合形态对房间风场分布的影响,解决了普通空调送风角度小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可实现广域送风的风道技术,提高了空调器的换热效果。
该项目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4项。该项目的应用实现了空调产品的节能降噪、风声柔和顺畅,送风距离与送风角度实现了最大化,增加了房间内的换热效率,与国内外知名空调企业比,噪音指标降低3dB(A),消耗功率降低20%,送风距离从6米增加到8米,送风角度从8°增加到120°。
该项目在海信变频空调产品上批量应用后,2015~2016年实现公司新增销售额67963.98万元,新增利润17251.99万元,新增税收5872.58万元。
该项目突破行业技术瓶颈,行业内首创多项空调器风道设计技术,为空调产品进一步降低噪音、降低功耗提供了有效方案,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空调风道研究的技术突破。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