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与临床调控》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8260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711.75 |
完成/联系人 | 郝翠芳 黄鑫 刘振腾 王梅梅 张宁 戴皇冠 |
来源省份: | 山东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所属部门: |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科研日期: | 2017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遗传异质性疾病, |
入选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0622、烟台市科技发展计划、2011220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毓璜顶东路20号 |
传媒
该项目属于卫生领域的妇产科学中妇科学专业,项目任务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0622;已结题)和烟台市科技计划项目(2011220;已验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发病率占女性的6.6~8.0%,是导致育龄期妇女排卵障碍性不孕的重要原因。本课题组围绕“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与临床调控”这一目标,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1、PCOS发生的基因研究;2、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机制研究;3、改善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策略-优胚选择,最终提高了山东省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抱婴回家率,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效应。首先,本课题组以来源相同PCOS患者和非PCOS患者的卵丘颗粒细胞为材料,采用基因芯片(Agilent human lncRNA+mRNA Array v2.0 (4x180K format)筛选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mRNAs,同时采用基因芯片(Agilent miRNA array 18.0)筛选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筛选到的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及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推测。首次从基因组DNA、编码RNA和非编码RNA水平探索PCOS作为一种遗传异质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为PCOS的精准治疗和防治青少年PCOS的发生奠定了分子基础。其次,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课题组深入研究了miR-509-3p靶向MAP3K8调控雌激素合成的分子机制。采用定量PCR技术验证候选miRNA及其相关靶基因在PCOS及非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NA及其靶基因的直接靶向关系。构建目的miRNA的mimics及inhibitor慢病毒表达载体,在人卵巢颗粒细胞瘤细胞系(KGN)中验证miRNA对靶基因及雌激素合成的分子调控作用。首次揭示了PCOS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合成亢进导致排卵障碍的分子机理:PCOS患者颗粒细胞中miRNA-509-3p的上调表达,直接抑制了靶基因MAP3K8的表达,下调的MAP3K8通过MAPK信号通路,使ERK1/2的磷酸化减少,从而消弱了对雌激素合成的抑制作用,导致了雌激素合成的升高,最终影响到卵泡发育及排卵。最后,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到颗粒细胞中部分可以预测胚胎发育潜能的分子标记,为实现植入前胚胎的无创性筛选提供依据。该项目相关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5篇,10篇代表性SCI论文影响因子共20.055分,10篇代表性SCI论文中JCR分区1区2篇。JCR分区2区2篇,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11名。研究成果“改善不孕患者治疗结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得201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改善不孕妇女妊娠结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得2015年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功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结题,编号81170622)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编号ZR2013HQ004)各1项,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
成果说明
该项目已在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沂市人民医院、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威海市妇幼保健院等10余所大型三甲医院推广应用,帮助应用单位突破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机制的研究与临床调控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和显著的社会效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