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集群的识别、监测方法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76606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G311 |
完成/联系人 | 陈强 张剑波 杨洋 钱学标 曾明星 程国光 马军杰 |
来源省份: | 上海 |
完成单位: | 同济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3 |
研究行业: | 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科技创新,创新集群,集群识别监测, |
联系地址: |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
传媒
1.研究背景:科技创新已经被公认为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动力,而创新集群则是科技创新的主要依托平台,是上海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然而,创新集群的识别及监测一直是创新集群策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此,如何能够迅速准确的识别出创新集群的存在、持续客观的监测创新集群的发展、全面深入地剖析创新集群的生态结构,使相关部门能够科学、及时、精确、有力的给予支持和推广,已经成为上海市相关决策部门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这一战略需求,同济大学陈强教授在国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张江管委会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组织跨学科研究团队,对创新集群的识别和监测方法进行了持续的专题研究:构建出融合多个学科视角、具有实用性的方法体系和监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上海市建筑设计产业创新集群的研究和监管工作中。该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已经在相关决策部门应用,并有力支持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研究制订。2.研究内容:(1)创新集群识别方法:课题组基于大量数据和调研,在系统分析国内外大量同类研究方法论的基础上,设计出以归纳性空间统计分析、产业与创新态势分析、产业创新链条分析、企业创新网络图谱分析以及产学研合作网络图谱分析为核心的,基于融合视角的创新集群识别方法体系。(2)创新集群检测方法针对创新集群的长期监测跟踪需求,该课题设计了涵盖集群演化分析工具与集群发展指标体系两个层面、对创新集群发展进行定量跟踪与综合分析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空间数据、经济数据、企业关联数据和经济发展数据的有机融合,为政府部门跟踪和支持相关创新集群提供了系统、规范的长效工具。(3)创新集群的治理与策动,为充分挖掘创新集群识别监测成果的应用价值,该课题进一步构建了集群治理和策动方法,使政府部门可以在识别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产业集群治理思想,科学制订集群扶持与策动决策。3.主要创新理论与方法创新:提出了能够融合归纳性空间统计分析、集群创新网络分析和产业态势分析的整合型识别监测方法体系,并设计了创新集群监测指标体系,实现了对创新集群发展更加精确、深入和可视化的识别与跟踪。该方法体系对于创新集群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具有全面的支持能力,受到多个决策部门的一致好评。应用创新:基于该课题构建的方法体系,首次从创新集群视角对上海建筑设计产业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述,特别剖析了区县级产业分布和典型集群内部生态。该成果使上海市相关管理部门能够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上海市建筑设计产业的发展地位和挑战机遇,受到较高评价。4.论文专著:共计发表论文21篇,出版专著1部,撰写产业年度发展报告3部,参与制订《杨浦区现代设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6项政府规划。5.推广应用:课题成果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对上海市制订产业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成都、西安、南通等兄弟省市领导也专门邀请课题组介绍创新集群识别和监测的方法经验。课题组构建的整合研究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集群研究课题和杨浦区科委集群监视器等政策工具中,收到良好效果。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