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广适谷子新品种豫谷20的选育与应用》

点击下载 ⇩

随着中国种植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土地流转的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对谷子新品种综合农艺性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谷子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需求强烈。针对上述技术需求,项目组开展了高效育种技术创建、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且宜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新品种选育,轻简高效栽培技术配套等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科研成果:

(一)、创建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谷子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使多个优良性状得以聚合并同步提高。该体系要点为:1.丰产性状选育,注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穗粒重的同步提高,在低世代F2、F3通过对穗长、穗粗、穗码数、码粒数等性状的间接选择来提高单穗粒重,一般为谷穗中等偏长、粗穗、穗码数适中、码粒数多的类型单穗粒重较高。在高世代从F4开始加大种植密度,选择成穗率高、结实性好、抗倒性强的类型,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2.品质性状选育,低世代选育注重选择外观品质,一般谷子开花集中、灌浆速度快、结实性好、米粒色泽鲜而美的品质好,高世代对丰产性较好的品系通过室内蒸煮品尝选择食味品质。3.稳产性状选育,主要从抗逆性、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加以选择。在低世代注重单株抗倒性、垂直抗病性的选择,在高世代注重群体抗倒性、水平抗病性的选择;对在多区域丰产性状均表现突出且一致的组合株系要重点选择可选育出适应性广的品种,在高世代选择成穗率高、边际效应不明显、对密度不敏感的耐密植株系,育成品种自身调节能力强,利于稳产。

(二)、育成创新性突出的优质高产广适谷子新品种豫谷20,实现了优良性状的集成创新,在综合农艺性状同步改良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1.优质: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豫谷20小米在全国第九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高产:产量构成因素同步提高,丰产性好,华北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豫谷20较对照品种冀谷19在成穗率、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出米率、千粒重等产量性状方面均优于对照冀谷19,两年平均亩产量336.8公斤,较对照冀谷19亩增产29公斤,增产9.41%,居参试品种第1位。3.稳产:适应性广,两年21点次区域试验17点次增产,增产点率为80.95%,是居参试品种第1位。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建议豫谷20在河北、山东、河南三省两作制地区夏播及丘陵山地春播,同时可在辽宁中南部春播种植。4.结实性好:豫谷20出谷率高达85.38%,为同期参试品种最高,培育出谷率高的品种有利于提高谷子产量。5.综合抗逆性强:国家区试自然鉴定,豫谷20抗旱性、耐涝性、抗倒性较强,对谷瘟病、谷锈病、纹枯病抗性中等。6.适宜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豫谷20综合抗逆性强,株高适中,熟相好,成熟期不倒伏、不早衰,穗层整齐,易于机械化收获。

(三)、研发和完善了豫谷20轻简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2014年被农业部列为华北夏谷区主推品种,2016年获得《河南省支持规模化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开展重大技术补助实施方案》“谷子新品种及全程机械化示范”补助资金支持,该院为技术依托单位,为河南谷子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促进了中国谷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创新科企合作成果转化新模式,打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规模产业化的支撑体系。2015年以品种和技术入股合资成立了安阳华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促进了品种和配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加速了品种更新换代。2018年组建了河南省谷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了谷子产业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8年在豫、冀、鲁推广种植269万亩,增加粮食5608.6万公斤,已获经济效益27779.48万元。

成果说明

豫谷20集合高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等诸多优良性状于一体的谷子新品种,深受广大谷农、小米加工户、经销商及消费者欢迎。2014年豫谷20被农业部列为华北夏谷区主推品种,2015年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与深圳华大小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华大新生物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安阳华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华大基因名企效应,加强与各地区推广部门、种业企业合作,建立了完善的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体系,促进了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加速了品种更新换代。自通过国家鉴定以来,结合豫谷20抗逆性强,株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