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多功能精梳设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点击下载 ⇩

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纺织机械与设备该项目主要是解决精梳机只能纺棉纤维,而不能进行化学纤维、麻纤维及多种纤维混纺的问题。纺纱纤维原料主要有棉纤维、化学纤维、麻纤维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混合。每一种纤维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纺纱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纤维的特性,设计、改进纺线设备结构,以其适纺不同品种的纤维。智能化多功能精梳设备正是经过分析不同纤维特性,通过改变精梳设备分离驱动机构、分离结合参数的优化、梳理专件的开发以及精梳给棉、牵伸工艺的优化等,设计开发的精梳机。同时对条并卷联合机的牵伸、成卷、加压机构进行优化;在条并卷联合机与精梳机之间建立智能化自动运输系统;每台设备引入航数智能纺织物联网平台,可利用云端进行远程监控和设备诊断。

该项目2013年开始有市场需求,公司研发团队开始进行市场调研;2015年根据前期准备正式开始立项,项目组组建完成。项目研发过程中创新主要包括:

一、通过改进四连杆传动副结构达到降低精梳机能耗,提高精梳机效益;二、加大精梳机钳板的摆幅,减小机件的惯性力及惯性力矩,以适应化学纤维的不同品种纺制;三、改进钳板组件的结构设计,设计给棉罗拉位置的调节,适应不同纤维长度及给棉长度的要求;四、改进分离罗拉轮系传动部件结构,改进分离罗拉的有效输出长度;五、改进锡林传动偏心结构,以加大纤维之间的分离度;六、研究涤纶整齐度在喂入过程中纤维运动滑移现象,对钳板机构弧形板角度和位置进行优化设计。

七、研究涤纶纤维在分离牵伸过程中的纤维运动及牵伸工艺参数对精梳落棉的影响,并以降低精梳落棉为目标优化给棉罗拉位置及下钳板结构。

八、研究涤纶纤维在梳理之后抱合度,对工艺流程产生的张力牵伸进行全面优化。

九、研究消除纤维静电的措施及方法。

十、自动运输系统、在线检测系统、物联网系统该项目在研制过程中,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HC380H型精梳机,生产速度达到350钳次/分,可配90度、110度及130度锡林,对品级较低、含油丝并丝较多的小化纤品种,其适纺性明显提高,而且设备振动小、噪声低,具有明显节能效果。HC183H型条并卷联合机,速度达到110米/分,生产效率高。化学纤维精梳设备在国内、外没有同类机型。HC380H型精梳机及HC183H型条并卷联合机的研发成功,提高了中国高端化学纤维纺织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为中国纺织产业升级提供高端装备保障。HC380H型精梳机生产销售122台、HC183H条并卷联合机25台。新增销售额4875万元,新增利益802万元,新增税收633.75万元。

成果说明

(1)应用单位: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夏津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2)精梳纯涤纶40s环锭纺为例加以叙述。 1、纺纱特数及原料 纺制JT14.8tex(40s)精梳纱,采用仪征涤纶短纤,其纤维细度1.33dcet,长度38mm。 2、纺纱工艺流程 A002抓棉机→SFA035E混开棉机→FA106A梳针开棉机→A076F单打手成卷机→FA201B梳棉机→FA306预并条机→HC183H条并卷机→HC380H精梳机→RSB-D24双眼并条机→TJFA458A粗纱机→EJM128K型细纱机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