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城市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技术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70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32.21 |
完成/联系人 | 谭晓东 胡艳芳 徐明星 彭峥 王浩 吴凯 白杨 谢耀飞 朱然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武汉大学 武汉市江岸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所属部门: | 武汉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血吸虫病,传播防治,防灭螺工程,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 |
传媒
“控制城市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技术”研究属于预防医学与卫生学领域。
主要内容:自2012年始,该项目组为控制城市血吸虫病的传播风险,以武汉市汉口江滩为基础,研制了以GPS空间定位为基础的信息化查螺与数据处理新算法技术、突破了血吸虫传播的风险评估技术、实行了以血防控制钉螺为目的大型江滩血防灭螺工程,建立了血防工程施工验收标准以及靶向灭螺等技术,并将上述技术推广到全国,为控制、消除城市血吸虫病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特点:
1.建立了以GPS为基础的高精确度钉螺空间定位技术,并研制了数据处理新算法,极大地提高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2.在武汉市政府的支持下,首次完成了以控制血吸虫钉螺为目的的汉口江滩血防工程项目,改造后的江滩做到了岸高江低、水退坡干,达到了控制血吸虫钉螺不宜滋生的工程目的。
3.建立了以“云存储”为基础的数字化与图像化螺情信息数据库,具有直观、精确的展示结果的特点,实现了“数字+图像”的螺情GIS系统。
4.创新了血吸虫传播的三维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从可能性、危害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对血吸虫感染进行量化建模,增加风险评估结果对于血防工作开展的实际意义。风险矫正后风险值的三维可视化处理使结果更加直观。
5.研制了江滩的血吸虫病工程施工验收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参数,弥补国内对于血防工程和维护的技术标准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
6.提出的靶向灭螺技术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查螺结果,最大限度利用螺情调查信息,可保证灭螺效果,同时减少工作量,节约人力物力,降低灭螺药物残留造成的环境与生态负荷。
应用推广情况:汉口江滩自2013年起至今运用了该项目查、灭螺技术与控制钉螺血防工程后,有效改变了钉螺滋生环境,灭螺效果好,有效地保障了江滩地区居民与游客的安全。该项目中的部分技术已经在全省和省外疫区使用,为血吸虫钉螺地图的研制和防控打下了科学基础。
该项目共发表了中英文学术论文35篇,学术专著2部,《长江江滩汉口段血吸虫病工程防治研究》获得湖北省社会出版公益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5人次,国内学术会议大会发言交流,培养了研究生25余名。2016、2017年时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和省市级领导多次到达现场视察,给予了高度评价。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