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患者阿片药物应用个体化差异机制及临床干预策略》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62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441.1 |
完成/联系人 | 谢广伦 袁静静 李志刚 周一 张卫 郭大鹏 刘畅 |
来源省份: | 河南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郑州大学 |
所属部门: | 河南省教育厅 |
科研日期: | 2019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疼痛治疗,阿片药物,临床用药,镇痛药物, |
联系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 |
传媒
该项目为自选课题,由完成人设计并实施。
阿片类药物是疼痛治疗尤其是术后镇痛和癌痛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应用阿片药物进行疼痛控制时,其个体化差异非常明显,如何在保证患者止痛效果的同时降低阿片药物剂量甚至不用阿片类药物,是疼痛治疗中面临的重大挑战。阿片药物个体化差异的机制并不清楚,基因多态性和阿片耐受可能是其重要原因。既往研究指出,以下措施可能有效:1、阿片药物轮换,然而,患者一旦出现阿片药物耐药,就可能对其他阿片药物也不敏感;2、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非阿片药物,降低阿片药物剂量;3、采用微创方式阻断疼痛的传导,从而降低阿片药物剂量,甚至停用阿片药物。但具体何种方式适用于何种患者,目前尚无定论。
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更好地明确阿片药物个体化差异机制,为疼痛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个体化解决方案,课题组从疼痛患者阿片药物个体化差异的基因多态性机制以及疼痛患者阿片药物应用临床干预策略方面开展了多项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①CYP3A4 * 1G遗传多态性降低了手术患者芬太尼的代谢,CYP3A4 mRNA水平与手术患者芬太尼代谢呈正相关。②OPRM1A118G和CYP3A4*18B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是引起手术患者芬太尼药效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③PXR*1B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患者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力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无明显关系。④UGT2B7基因rs7438135位点的不同的基因型的分布与癌痛患者大剂量阿片耐受组密切相关。⑤持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或椎管内自控镇痛可以降低阿片耐受癌痛患者阿片药物应用剂量,提高其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⑥胸椎背根神经节射频热凝复合阿霉素注射,用于控制常规治疗方案无效的肺癌肋骨转移相关性疼痛可以提高镇痛效果并降低阿片药物应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荐。⑦帕瑞昔布联合切口局部罗哌卡因阻滞可以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提供良好镇痛条件,减少或避免术后应用阿片药物。
该研究所采用的阿片类药物应用临床干预策略已经应用于临床,使该省多家医疗机构的众多疼痛患者尤其是难治性疼痛患者得到良好获益。患者疼痛得到进一步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通过课题组举办学习班和进修学生带教,使众多医院进一步学习到先进技术,为省内外众多难治性疼痛患者带来了福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果说明
本课题“疼痛患者阿片药物应用个体化差异机制及临床干预策略”的研究成果一经发表便引起了省内外同道的高度关注,填补了省内癌痛治疗领域的空白。在本成果的研发过程中,我科针对晚期癌痛患者采取了该成果中所探索的治疗策略,成功的为众多癌痛患者减轻了痛苦,每年治疗顽固性癌痛患者400余例,提高了晚期肿瘤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取得了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本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多家省内医院主动联系我们,交流学习,探讨如何更好的将这些成果用于临床治疗,如何合理的使用多种模式治疗癌痛的策略,为慢性疼痛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