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护-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研究与推广》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617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197.1 |
完成/联系人 | 韩琤琤 王凌云 何志宏 高凤娟 马春红 温秀芹 谢妍 徐九霞 马鹏涛 刘菊红 吴静 路瑜 张磊 贾祺 李静 |
来源省份: | 北京 |
完成单位: |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护士健康管理,绩效考核制度,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34号 |
传媒
该项目属于社会公益类医疗卫生领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是向社区首诊过渡的重要模式。该项目近8年来针对其中签而不约难以实现责任管理;团队组织结构不切合工作实际易流于形式;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难以摆脱体制制约导致医生积极性不高;信息系统不能较好发挥助力作用等难点问题,结合政策引导,转变观念,立足现实,艰难地进行实践探索,取得可靠成效,积极推动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稳步发展,可供所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借鉴。
该项目创新点为:
⑴国内首创,打破传统医护防团队合作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建立更贴合工作实际的基于医-护-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⑵利用北京市民医保卡为媒介,关联患者与家庭医生契约联系,通过定向分诊,实现签约后患者有序分流到签约家庭医生团队,落实责任制管理;⑶建立纵向家庭医生团队,争取专家技术支撑,切实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效性,保证签约对象在社区少花钱看好病,必要时得到优先预约转诊、预约住院的差异性服务,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⑷国内首次在门诊建立护士健康管理室,鼓励社区护士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承担签约对象及家庭成员的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职责,分担家庭医生负担;⑸国内首次尝试引入非专科人员(护士助理)加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协助团队承担更多非专业性事务性工作,减轻团队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团队工作效率;⑹建立完善的基于医-护-助责任制的家庭医生团队绩效考核制度,形成科学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团队有效激励,保证管理效果。
该项目实施至今,中心签约率增长至40.0%,重点人群及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达90.0%以上,高血压规范管理率68.8%;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5%。该项目研究显示:签约前、后8个月到上级医院就诊次数减少,到社区门诊就诊次数增加;签约前、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率提高16.4%,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提升17.1%;重点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家医服务签约率、首选社区就诊率、血压控制率、血糖控制率及健康素养等较签约前均显著上升,患者慢性病知识、慢性病防治态度、生活方式等达标率以及血压、血糖控制率均显著提高。为国家医改提出的促进社区首诊,建立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新格局奠定了基础。该项目促进了社会就业,增加了签约对象的获得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期间申报西城区专项科研课题3项,发表论文14篇。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