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

点击下载 ⇩

该项目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对西医治疗梅尼埃病易于复发、疗效不佳,中医药治疗该病缺乏现代理论依据的现状,通过ELISA、钆造影MRI等现代医学技术,发现了该病是基于上皮钠通道(ENaC)和水通道蛋白(AQP)等分子通路的异常而引起内淋巴积水的免疫性疾病,证实了补肾健脾法可通过调控相关分子通路来改善机体津液代谢,并基于此成功的探索出一整套针对不同类型梅尼埃病患者的中西医序贯治疗新策略,将该病的复发率降低到5%左右。研究成果如下:

(1)梅尼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在梅尼埃病患者中,IgG、IgA、IgM、补体C3、C4、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等免疫抗体均升高,证实了ENaC和AQP在梅尼埃病患者的血清、内耳、结肠和肾等组织中均有表达,阐明了ENaC和AQP参与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的机制,揭示了该病的发生机制与中医脾、肾具有关联性。

(2)补肾健脾法能有效治疗梅尼埃病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通过听觉诱发电位、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耳蜗电图和影像学检查,发现了基于脾肾相关理论的补肾健脾法可显著减轻梅尼埃病内淋巴的水肿,改善该病患者的听力、减少眩晕的发作,缓解患者耳鸣、耳闷的程度,延缓疾病的进展、减少疾病的复发,这些作用是通过激活ENaC信号通路和抑制AQP信号通路实现的,初步揭示了脾肾相关理论中“脾主运化水液、肾主蒸腾气化”可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证明了脾、肾在机体水液代谢中具有重要协同作用,为中医脾肾相关的藏象学说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也为中医药防治梅尼埃病提供了理论指导。

(3)补肾健脾疗法序贯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研究。针对不同类型梅尼埃病患者,探索出一整套中西医序贯治疗新策略,包括中药、针灸、穴位注射和耳穴压豆等补肾健脾疗法促进前庭代偿;局部鼓室灌注地塞米松减轻内淋巴水肿;应用中国传统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进行前庭康复等治疗措施。该项目以现代诊疗技术与传统望闻问切相结合辩证论治为基础,为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使用系统的中药方剂来恢复平衡功能,采用的体外治疗技术绿色安全有效,利用先进的健康管理理念,让患者的眩晕不再复发。通过临床观察:在国内首次分析了双侧梅尼埃病的临床特点;总结了梅尼埃病合并其它耳源性眩晕的特点;阐明了多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治疗方案;发现了难治性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评价了现代医学两种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提出了急性低频下降性神经性耳聋进展成为梅尼埃病的预测方法;评估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明确了影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预后的因素;阐述了外伤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点;确立了梅尼埃病的核心治疗处方——补肾健脾法;证实了该序贯疗法可改善机体津液代谢,在梅尼埃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明确了该疗法可延缓梅尼埃病的进展、减少该病的复发、促进前庭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并进行了多中心的临床观察验证了其疗效显著。

该项目在丰富中医藏象学说科学内涵和提高梅尼埃病治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支持该项目结论的各项实验技术难度较大,原创性很强,中西医序贯治疗梅尼埃病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临床应用价值大,实用性强,已在省内外多家医院广泛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得到了多位行业专家的积极评价与认可,极大促进了国内梅尼埃病诊疗水平的提高,显著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该项目发表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未来可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明确该疗法控制梅尼埃病发生、发展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成果说明

基于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与临床应用项目的成果已应用于河南省内外多家医疗机构,其中项目所涉及的中西医序贯治疗技术已被证实能够被有效的应用,并被多家医疗机构验证证实补肾健脾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的出现。具体应用情况如下: (1)包括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鲁山县中医院和南阳元和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在梅尼埃病的诊疗过程中应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掌握了以补肾健脾疗法为主的梅尼埃病中西医序贯治疗方法,提高了患者的听力水平,减轻了耳鸣耳闷的程度,减少了眩晕的发作频率,解决了梅尼埃病的难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