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地下水咸化的锶同位素机理分析及防治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5955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X523 |
完成/联系人 | 朱兆洲 张国平 李军 夏炎 郝永红 李勇 邓燕宁 |
来源省份: | 天津 |
完成单位: | 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等 |
科研日期: | 2014 |
研究行业: |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水资源管理 |
研究主题: | 地下水咸化防治,成井工艺, |
传媒
在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下,经项目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项目研究进展顺利,基本完成了预期研究任务.该课题以天津滨海新区的深层地下水、地表水和近岸海水为研究对象,测试分析水体中的锶同位素组成、锶含量及水化学组成,结合端元水体的锶同位素及元素含量特征,分析地下水中不同端元水体所占比例,研究地下水的咸化机理及地下水的循环过程,科学的提出防治措施.研究发现,天津滨海地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塘沽地区地下水属于HCO<,3>-Na型水体,东丽地区地下水属于HCO<,3>oCl-Na型或CloHCO<,3>-Na型水,东丽地区地下水受到的咸化威胁要大于塘沽地区.从锶同位素特征来分析,海河水体(锶同位素明显高于海水)是一个端员,第V含水组及更深的地下水是一个端员(具有碳酸岩的低同位素特征,这部分水体可能由北部蓟县碳酸岩地区迁移至此),现代海水对地下水的影响不大.在丰水期(冬季)深层地下水的二元混合特征比较突出,但是枯水期(夏季)水体混合复杂,生活污水、海水、土壤水等都可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地理位置结合同位素特征判断,天津滨海地区第Ⅱ、Ⅲ含水组的水体咸化主要是因为古海水和浅层地下水下渗补给造成的.在枯水期深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浅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和含水层弹性释水两部分组成.丰水期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侧向径流补给,不同来源的补给特征恰恰说明了地下水超采带来的危害.根据其咸化成因,提出地下水咸化的防治工作主要还需从节约水资源、人工回灌、严格成井工艺和即时监控机井、严格控制开采层位等四方面入手.项目研究结果主要以科研学术论文形式发表,共计6篇.其中,1篇为SCI检索收录,5篇被中文核心期刊收录.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