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氨基封端低聚物抗皱交联技术的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54597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S195.11 |
完成/联系人 | 王红卫 张瑞萍 王海英 张爱平 洪华 申晓萍 汪海波 侯晋 |
来源省份: | 江苏 |
完成单位: | 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
科研日期: | 2014 |
研究行业: | 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免烫整理工艺,棉织物,合成工艺, |
联系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西路96号 |
传媒
该课题提出试尝通过一种新型的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辅助抗皱整理方式来解决多元羧酸对纤维素类织物进行免烫整理时织物强力过度损伤的问题,通过实验证明,该课题思路正确,通过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利用多元羧酸成酸酐然后酯化交联后生成的羧基与多氨基封端多亚胺网状低聚物的氨基和亚氨基发生网状离子交联,补偿了纤维素大分子链上因多元羧酸免烫整理而造成的大量β-1,4-苷键的水解,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多元羧酸免烫整理中的强力损伤,并且进一步提高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该课题以三乙烯二胺和α,β-不饱和羧酸甲酯为原料,经加成和缩合反应制备得到一种可以用于多元羧酸免烫整理的新型多氨基封端多亚胺的网状低聚物(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该合成方法中原料简单,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合成工艺较简单,对产物的支化程度的大小控制要求不高,合成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很好的工业推广前景.课题研究证明在获得基本相同的免烫效果的情况下,氨基封端化合物的改性可以减少免烫整理中多元羧酸、催化剂的用量及降低焙烘温度,这对于实现印染行业中成本控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印染的政策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课题并不只限于宏观现象的研究,对氨基封端化合物产生应用效应的机理也进行了微观结构等方面的相关分析.借助于红外、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研究观测经不同免烫整理工艺下的纤维:扫描电镜显示改性后再进行抗皱整理试样的表面损伤痕迹不明显,说明多氨基低聚物的改性抑制了纤维的损伤;傅立叶红外光谱揭示改性纤维再经过经多元羧酸抗皱整理,1700cm-1附近出现的酐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强度增加,说明改性处理有利于酐中间产物的形成;改性前后羊毛纤维的XRD衍射曲线表明,多氨基封端化合物改性处理,使棉纤维的衍射强度下降,结晶度下降,无定型区增加. 研究证明"氨基封端化合物预处理提高抗皱整理织物强力保留率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限制了酯键交联而减少损伤,而是降低了永久性的酸催化水解纤维素甙键造成的损伤.多氨基封端化合物、纤维素纤维、多元羧酸三者间可以形成多层次的网状覆盖交联,从而使得整理之后织物的抗皱性能比单一多元羧酸抗皱效果更好.课题对多氨基封端化合物在应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染色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结果证明,使用多氨基封端化合物辅助免烫整理后,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色织物的色深值增加,色相基本不变,表明多氨基封端化合物辅助免烫整理不仅不会影响染后织物色相,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増深剂的作用. 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印染》(棉织物的氨基封端超支化合物免烫整理2011,No.5:10-12)发表一篇论文.已申请发明专利(低强力损伤的棉织物多元羧酸抗皱整理工艺,申请号:201110371592.4)一项.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