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s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影响及干预研究》

点击下载 ⇩

该研究属医药卫生领域。该研究针对DN发病的中心环节—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EMT)为切入点,以miRNA为研究靶点。采用miRNA-Seq,ISH、siRNA及细胞转染等技术,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阐明:miRNAs是否通过调节EMT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为将来开发以miRNA为靶点的治疗DN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发现:(1)miRNA-Seq结果表明:模型组(KK-Ay组)肾脏组织中(与对照组比较)有42个差异表达的miRNA(19个上调和23个下调);RT-PCR发现模型组肾脏组织中miR-21表达显著升高,miR-30表达显著降低,并伴有E-cadherin降低和a-SMA升高;原位杂交(ISH)结果表明miR-21和miR-30主要定位和分布在肾脏皮质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因此,课题组推测miR-21和miR-30可能通过EMT参与DN的发病机制。(2)生物信息学方法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证明:Smad7是miR-21的有效靶点,CTGF是miR-30c的有效靶点;细胞转染miR-21/miR-30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对EMT指标(E-cadherin和a-SMA)及信号途径蛋白(Smad3,Smad7和CTGF)的影响,结果表明miR-21过表达能够下调smad7和上调smad3的表达;同时伴有E-cadherin降低和a-SMA升高;而miR-30过表达导致CTGF降低,E-cadherin升高和a-SMA降低。(3)siRNA-smad7和siRNA–CTGF实验表明发现smad7和CTGF能够直接调节EMT指标的变化。(4)Antagomir-21和miR-30mimics能够改善DN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以上结果表明:miR-21和miR-30通过EMT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有望成为治疗DN的作用靶点,为将来开发新的治疗DN药物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已在国内外的杂志及会议上发表论文共22篇(其中SCI11篇,第一作者SCI8篇,核心期刊和会议论文11篇)。同时,在该省多个地区进行了DN发病特点及防治方面的专题讲座和理论推广,获得了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