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优质苜蓿青贮技术研究与应用》

点击下载 ⇩

成果所属学科领域:种植业。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该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呼和浩特市周边自然条件及生产特点,结合多年来实际生产经验,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的科研院所,对大规模优质苜蓿青贮原料最佳收获工艺、最佳制作工艺、开窖利用工艺及分群饲喂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国内首次制定出集苜蓿青贮原料最佳收获、调制、开窖利用及分群饲喂为一体的应用性技术-大规模优质苜蓿青贮技术规程及适合当地的大规模苜蓿青贮饲料品质分级标准;总结出适合苜蓿原始样品采集及干物质测定方法(微波炉法);确定出制作苜蓿青贮最佳的机械配套模式,发表相关论文5篇。作用意义成果的应用推广,有效解决了该地区雨季苜蓿收获、调制难的问题,通过技术支持,显著提高苜蓿青贮饲用价值,确保苜蓿青贮经济效益最大化,对该地区大规模苜蓿青贮生产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积极响应2015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料种植,促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发现及技术创新:国外学者对苜蓿青贮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是多数研究者只是单独针对某一方面内容进行研究,而对苜蓿青贮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较少。中国对苜蓿青贮研究较晚,技术研究积累薄弱。该技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呼和浩特市周边自然条件及生产特点,结合多年来实际生产经验,并依托室内试验成果,对大规模优质苜蓿青贮技术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提炼出集苜蓿青贮原料最佳收获、调制、开窖利用及分群饲喂为一体的应用性技术,确定出制作苜蓿青贮最佳的机械配套模式,并总结制定出适合奶联社的大规模优质苜蓿青贮技术规程及苜蓿青贮品质分级标准。这在国内是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点:解决了呼和浩特地区雨季苜蓿收获难、调制难的问题;总结出适合企业的原始样品采集方法及微波炉法测定干物质方法;确定出制作苜蓿青贮最佳的机械配套模式;国内首次制定了适合当地的大规模苜蓿青贮技术规程;苜蓿青贮饲料品质分级标准。应用情况及实施效果成果:推广应用以来,核心区优质苜蓿青贮饲料制作累计达1.8万吨,贮成率可达89%,制作成本降低5%。粗蛋白含量损失低于5%,pH值低于4.80,氨态氮/总氮比值低于7%,饲料可消化营养物质含量为68.87%,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内生产水平。在内蒙古金牛草业有限公司、绿圣苜蓿种植合作社及苜蓿种植大户推广应用后,为其二茬苜蓿增收564万元。在奶联社3个牧场和思远牧业第六牧场推广应用后,主要技术指标均领先于国家标准,其中奶牛产奶量平均增产0.3kg,原奶平均乳蛋白3.20%,平均乳脂率3.90%,干物质12.7%。同年开始在奶牛饲喂中替代部分进口苜蓿干草和青贮玉米,饲喂日成本降低2%,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为苜蓿种植公司及种植大户挽回二茬苜蓿经济损失1022万元。在高泉营、波林岱、什拉牧场及内蒙古思远牧业有限公司成功应用推广后,新增经济效益总计达511.9万元。该项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