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模式生物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点击下载 ⇩

功能蛋白质组学(Functional Proteomics)是以在特定时间、特定条件下细胞内与功能相关的蛋白质集合体为主要研究内容,从动态和整体的角度阐明细胞或生物体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调控网络,达到阐明细胞或生物体的蛋白调控网络系统及功能的目的。因此,将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手段应用到水生生物的研究领域,有助于深入、全面理解水生生物的生长、代谢、对环境的适应的分子调控机理。项目组近年来聚焦模式水生生物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系统深入的开展了蓝细菌和四膜虫等模式水生生物中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组学及其功能、胁迫适应的分子机制、蛋白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

1、完成了模式水生生物蓝细菌的蛋白基因组学研究,鉴定了超过92%的预测的编码基因并发现了118个新基因,创造了蛋白质组鉴定的新纪录;实现了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系统全局发现,证明这些翻译后修饰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理解蓝细菌光合作用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适用于原核生物的蛋白基因组注释和翻译后修饰规模发现和分析技术;

2、鉴定了模式水生生物四膜虫和蓝细菌的磷酸化蛋白质组,发现磷酸化修饰在这些模式生物的信号转导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系统分析了模式蓝细菌的乙酰化蛋白质组,揭示了乙酰化修饰在蓝细菌光合作用中的新的调控模式。完成了模式病原菌的乙酰化蛋白质组和琥珀酰化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了乙酰化和琥珀酰化修饰在调控病原菌的能量代谢及生长方面的重要功能及其分子调控机制;

3、采用体外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方法,系统、全面揭示了蓝细菌高光耐受的蛋白调控网络,发现了高光适应的关键蛋白分子;采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了非编码RNA(miR-21)的蛋白调控网络和重要信号分子(BAG3)的蛋白相互作用分子机制,揭示了这些重要功能分子新的分子作用机制。

以上成果解决了水生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并提供了高效、可靠的研究手段和新的研究方向,开创了水生生物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并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8篇代表论文总影响因子超过42,总他引293次,单篇最高他引72次,项目组成员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报告,在蛋白质组学和水生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