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甘蔗渣制备高取代羧甲基纤维钠的方法》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9020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S249.2 |
完成/联系人 | 陈渊 朱万仁 谢祖芳 |
来源省份: | 广西 |
完成单位: | 玉林师范学院 |
所属部门: | 玉林市科技局 |
科研日期: | 2015 |
研究行业: | 制糖 |
研究主题: | 制糖副产品利用,羧甲基纤维素,甘蔗渣处理,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
传媒
课题来源与背景:甘蔗渣是最主要的天然纤维之一,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是一种富含纤维素的可再生资源。广西是中国最大的产糖区,蔗渣资源丰富而巨大,具有特色的资源优势。而甘蔗渣主要应用于糖厂的锅炉燃料和造纸等,产品附加值较低,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蔗渣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该发明专利是针对广西丰富的甘蔗渣资源综合利用而申报的专利。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技术原理:采用自制球磨机对甘蔗渣纤维进行球磨预处理,通过破坏木质素保护层和改变纤维素的晶体结构,增加甘蔗渣纤维素的无定形区,提高甘蔗渣纤维素的反应活性,再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甘蔗渣为原料,氯乙酸为醚化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通过后续一系列的工艺方法及对控制参数的优化,不仅可以使制得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取代度最高可达1.5,产率达50%,并且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且环保。性能指标:产品取代度最高可达1.5,溶解度99%以上,粘度为13MPa.s,属于低粘度产品。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预处理方法创新。采用机械活化方法对甘蔗渣进行预处理,甘蔗渣颗粒明显细化,比表面积增大,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包裹交缠的结构被破坏,甘蔗渣微晶纤维束受到破坏,晶粒尺寸减小,结晶度降低,容易发生醚化反应。该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而且没有化学试剂的参与,不产生化学污染,是一种较为环保的预处理方法。甘蔗渣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其颗粒形貌与结晶结构均受到破坏,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不定型区含量增多,增大了葡萄糖环上碳羟基对氯乙酸钠的反应活性,从而强化了羧甲基化反应,使醚化产物取代度高达1.5。甘蔗渣羧甲基纤维素粘度为13MPa.s,属于低粘度产品,应用范围更广泛。经区科技情报所查新,除该单位外未见国内有采用机械活化预处理甘蔗渣制备高取代度羧甲基纤维素钠方法的公开文献、专利报道。该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该技术较成熟,应用于纤维素生产行业,安全、可操作性强。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项目通过机械活化预处理甘蔗渣制备的高取代度低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是羧甲基纤维素中最重要的一种。制得的超低粘度羧甲基纤维素产品质量均匀、纯度高,水溶液透明,与涂布用羧甲基纤维素进口产品质量相当,可替代进口羧甲基纤维素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学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及油田开采等领域。各项工作的开展已为实现甘蔗渣高取代度低粘度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历年获奖情况:无。成果简介:向社会公开。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