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白裤瑶族人群心理应激水平及对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点击下载 ⇩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代化程度越高,竞争越激烈;人际关系越复杂,人对环境改变更不易适应,心理应激问题在人类疾病病因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重视。广西白裤瑶是瑶族众多支系中的一个分支,因白裤瑶男子常年着白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八圩乡,有人口三万左右,被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面临各方面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应激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超过个体承受能力的心理应激,往往是多种疾病的根源。许多研究证实,在心脑血管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中,心理应激起了重要作用。该课题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期间,在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族主要聚居地里湖乡、八圩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白裤瑶族、汉族、壮族人群450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的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了解了广西白裤瑶族与其对照的壮族和汉族人群的应激水平和应对模式。该次研究人群包括:白裤瑶族121人,壮族141人,汉族137人。研究结果表明,在家庭有关问题上,特别是在男性中,白裤瑶族与汉族、壮族差异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对白裤瑶族人群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依次为LES总分、消极应对、社会支持,其中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LES总分、消极应对呈正相关,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同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对象中的部分人群采集血样,共收集血样240份,白裤瑶族、汉族、壮族各80份,进行了白裤瑶族和壮族人群的8-OHdG水平、血清皮质醇(cortisol)和醛固酮(aldosterone)水平、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测定。结果显示,两个民族外周血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理应激水平与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成线性关系。以上研究结论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为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应激对相关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提高了依据。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