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杂交子代及花药培养再生植株优良无性系选择》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7480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S795.5 |
完成/联系人 | 张玮 谢锦忠 邹跃国 吴继林 张恩赐 卓仁英 乔桂荣 童龙 黄树燕 |
来源省份: | 浙江 |
完成单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科研日期: | 2016 |
研究行业: | 木材和竹材的采运 |
研究主题: | 麻竹,竹类植物,杂交育种,栽培技术,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大桥路73号 |
传媒
竹类植物,特别是丛生竹的遗传改良研究与其他林木相比有很大差距。丛生竹具有合轴丛生和零星开花的习性,为开展杂交育种和优良子代选择提供了机会。该项目以前期获得的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及麻竹花药培养再生植株为材料,对其生长、生理生态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期望能够选出在某些性状上具有优势的品系,为生产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项目在福建南靖、华安开展了麻竹种内杂交子代发笋数量及笋产量的观测,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标在不同的子代间存在较大变异,两指标年度间相关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水平。杂交子代成林期发笋数及笋产量两个指标均与苗期发笋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苗期地径、苗期竹高及母竹胸径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结合各杂交子代笋品质测定,利用隶属函数对30个杂交子代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HM16、HM18和HM19号杂交子代综合表现较佳。在福建华安花药培养再生麻竹无性系早期测定与优选工作中,发现在发笋量、地径和竹高三性状上,各无性系间变异幅度都较大,且绝大多数花培再生麻竹生长性状劣于F1代。初步筛选出花培再生麻竹优良无性系3个(P82、P84、P38号)可以作为今后进一步优选的对象,其中P82各项生长指标已大幅优于其他无性系。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