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原性晕厥的临床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4139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41.705 |
完成/联系人 | 林加锋 李岳春 林佳选 吴连拼 李进 李嘉 殷日鹏 季亢挺 杨鹏麟 唐疾飞 王艳 |
来源省份: | 浙江 |
完成单位: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科研日期: | 2015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室性心律失常,心原性晕厥,心电图,射频消融治疗, |
联系地址: |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学院西路109号 |
传媒
该项目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评价射频导管消融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冠状静脉窦起源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射频消融结果;起源于右心室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射频消融结果;起源二尖瓣环心内膜与心外膜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流程;心内膜与心外膜AMC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及心电图特征;下壁导联呈qR型的窄QRS波室性早搏的消融治疗;左心室流出道起源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三尖瓣环起源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心电图特征及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左心室间隔部起源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肺动脉干起源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的PVCs经右心室流出道优先传导;V1导联呈qrS型的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究竟起源于哪里?;体表心电图对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位价值及其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作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行心律性PVCs的临床研究;对PVCs消融病人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评价消融的远期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肺动脉栓塞的心电图演变过程。近8年课题组完成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各种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1053例,总成功率93.54%达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完成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721例,占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68.47%,消融成功693例,成功率96.12%,包括右心室流出道起源、主动脉窦、左冠窦下、肺动脉干起源等起源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非心室流出道起源室性心律失常332例,消融成功292例,成功率87.95%,包括右心室非流出道、左心室间隔部、二尖瓣环、乳头肌、心外膜等部位起源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左心室其他起源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该研究有关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种类、疗效及安全性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消融部位涵盖心脏各个部位,其中心大静脉远端移行区四个区域及右心室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导管消融在国际上率先报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SCI杂志发表相关论文9篇,国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并出版专著一部(《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学》)。由于该研究在临床研究方面作出的突出成绩,课题组在2009年浙江省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年会上作了“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定位及射频消融治疗”专题报告;在2009年浙江省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委员会上作了“起源于主肺动脉干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在2009年浙二医院的继续医学教育会议上作了“起源于三尖瓣环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在2010年浙江省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年会上作了“起源于房室环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在2010年第8届全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双年会上作“室性早搏体表心电图定位及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在2011年杭州全国疑难心律失常研讨会上作“心大静脉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及“室性早搏的体表心电图定位”的专题报告;在2011年南京-第四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新进展会议上作“左心室憩室伴复杂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的病例报告;在2012年南京-第五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新进展会议上作“1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体会”的病例报告;2012年在浙江省高端电生理沙龙上作“右心室非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道;2012年6月在浙江省起搏与电生理年会及7月在大连国际房颤会议上作“心大静脉远端移行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2012年5月在强生华东区青年医师沙龙上作“下壁导联呈qR型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2012年9月在南京第十次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双年会上作“邻近二尖瓣环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专题报告。2012年12月在强生华东区青年医师沙龙及2014年在全国电生理高端沙龙上作“心大静脉远端移行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2013年南京-第六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新进展会议上作“下壁导联呈qR型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专题报告;2013年上海东方会议上作“左心室流出道室早经右心室流出道优先传导”的报告;2014年在南方会议上作“起源于右心室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的报告;2014年在浙江-北京青年电生理高端沙龙上作“心大静脉远端移行区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右心室间隔部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此外课题组经常到北京、杭州、宁波、台州、湖州、金华及该市的乐清、瑞安,北京朝阳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江西省人民医院、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台州医院、台州市立医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解放军98医院、瑞安市人民医院、乐清市人民医院等单位指导开展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工作,极大的推广了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这些医院的技术水平。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