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检测新方法的应用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31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87.2 |
完成/联系人 | 杨金奎 魏文斌 徐捷 刘畅 史婷婷 王亚星 信中 袁明霞 周建博 杨毅 杨光燃 |
来源省份: | 北京 |
完成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方法,临床治疗,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1号 |
传媒
1.研究目的: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者密切相关。糖尿病肾病可导致终末期肾病,逐渐成为肾透析的首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人不可逆性盲的首因。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在国际上尚无可靠方法,用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准确性不足45%;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尚未普及。该项目研发并推广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检测新方法,用于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2.主要技术创新点:
(1)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索糖尿病肾病的诊断。通过10年的队列研究,首次发现威胁视力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特异性尿蛋白-触珠蛋白,是预测糖尿病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不足,提高了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准确性。该研究成果已经与企业合作开发出2型糖尿病肾病无创检测系统。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推广。2003年起应用数码眼底照相技术结合图文系统软件在内分泌科开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在全国推广。首次应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作为金标准,确定中国人群的糖尿病诊断切点。
(3)建立多个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检测新方法。首次发现黄斑下脉络膜厚度与糖尿病及其他视网膜病变的关系。首次发现TSH可作为威胁视力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MRI测定视网膜氧定量可作为早期、定量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方法。
3.成果产生的价值:
尿触珠蛋白测定弥补了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不足。其潜在商业价值按微量白蛋白尿测定计算,每年仅国内市场将达到数亿元。已经开发产品入围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在全国推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失明风险。开发与推广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检测新方法,用于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预测。
糖尿病导致黄斑脉络膜轻度增厚的研究论文被ELSEVIER出版集团授予高引用研究。尿触珠蛋白测定、视网膜病变筛查技术及TSH等危险因素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被最新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采纳。
该项目已发表SCI收录论文33篇,SCI总影响因子149,被SCI论文引用763次。在糖尿病领域最有影响力杂志Diabetes Care(IF:11.8)发表论文3篇。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