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300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62.25,R245.91 |
完成/联系人 | 刘宝琴1 王晓燕1 张艳梅1 刘娟1 孔令霞1 张朝霞1 鲁斌1 |
来源省份: | 河南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郑州市中医院1 |
所属部门: | 郑州市科学技术局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穴位埋线治疗,麻杏石甘茶治疗, |
联系地址: |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宫路65号 |
传媒
1.任务来源及所属技术领域:该课题属自选项目,属临床医学技术领域。
2.研究意义及背景:近年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在《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及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中指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在慢性咳嗽中占据首位,其长期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发展为成人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潜在危险。因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医学界的重点课题。因埋线治疗有一定的创伤性,穴位埋线大多是应用于成人哮喘,但限制了在儿童哮喘的应用,那么寻找一种可行的、患儿容易接受的埋线方法也是课题探讨的重点内容。
3.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
研究工作:该课题对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纳入观察病例总计209例,其中治疗组104例,采用穴位埋线+麻杏石甘茶,对照组105例,采用口服孟鲁司特钠+麻杏石甘茶。结果显示: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咳嗽反复次数低于对照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含量明显升高,IgE含量明显下降;CD4/ CD8比值明显下降,PAF水平明显降低,FeNO值明显下降。全部患儿在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
创新点:该研究在掌握国内外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了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通过改进埋线技术,将这项传统中医适宜技术成功应用于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相关实验室免疫指标的变化,证实了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整体评价:该课题于2015年12月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专家鉴定意见指出,在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经河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检索发现:国内及国外MEDLINE数据库、《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均未检出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文献报道。
5.推广应用:研究共发表论文12余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科技核心5篇,国家级期刊4篇,出版论著1部,光盘2部。并先后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及由该院领办的社区服务中心等医院推广应用,下一步将在各级医疗机构及社区推广应用。
6.应用前景:穴位埋线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符合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体现了中医药特色,临床疗效确切,且因每次治疗间隔时间较长,减少家属奔波医院次数,可直接减轻患儿家长心理和经济负担,符合儿科临床实际,具有广阔的使用空间和市场潜力,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随着推广应用的不断深入,必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果说明
该疗法在该院应用多年,并以发表论文、学术交流、举办学习班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并先后在郑州市儿童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及由该院领办的社区医院等地推广应用。在国家级医学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10篇,其中中文核心3篇,科技核心5篇,国际交流优秀论文1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编写著作及科教宣传光盘各1部。“以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临床研究”、“微创埋线疗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肺脾气虚证临床研究”、“穴位埋线联合麻杏石甘茶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等论文为代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