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23990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G622 |
完成/联系人 | 张宜新 周理珍 喻小兰 丁书莲 余慧智 刘敏贵 李秀丽 胡萍 胡晓琴 汪鸿娟 张宜新 周理珍 |
来源省份: | 湖北 |
完成单位: |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第二小学 |
所属部门: | 武汉市 |
科研日期: | 2006 |
鉴定日期: | 20050521 |
研究行业: | 初等教育 |
研究主题: | 课堂教学,小学教育,教育场景营造,校本研究, |
传媒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江夏区纸坊第二小学承担的武汉市科技局、市教育局的中小学素质教育科研专项课题,武科[2002]264号。该课题研究,首先讨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其次,讨论了运用哪些策略可以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目标。该校以为,要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可以选择的策略有:问题情景策略,自主探究策略,合作交流策略,全员参与策略,因材激励策略,发展性评价策略。课题研究的成果,具有可推广性。它告诉教师,要把研究的目光盯住自己,要关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营造和谐的氛围,从而让学生乐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它也可以引导教师把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应用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师生走进新课程。引导教师从以知识体系的建构为本位的旧理念中走出来,建立以学生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新思想体系。开展校本研究,促进教师自己研究自己,自己提高自己,降低教育科研的成本,提高实效。该校的课题研究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了周围的所有村级小学,推动了周围学校的校该研究,培训了该校教育科研能辐射到的学校几乎所有的教师,形成了普遍良好的社会影响。在该校街所有的村级小学里,教师们都十分重视教育场景的营造,并且在全街教学比武中,将该校的研究成果-“营造教学场景”、“学生合作学习”、“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师上课的必备环节来检验所有的课堂教学指标。培养追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突显,有利于师生教学性互动,也有利于新课程的全面展开。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其中最典型的是,张宜新同志的论文《营造环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能力》载入省科研成果选集;喻小兰同志的论文《走进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展》获得中央教科所二等奖;胡萍同志的论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获得省三等奖;丁书莲同志的论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特点》获得省一等奖;周理珍同志的论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获得省二等奖;刘敏贵同志的论文《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课堂教学初探》获得市二等奖;李秀丽同志的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学的研究》获得市二等奖。该校的学生在校外举行的各种竞赛活动中,取得了445项奖励。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