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和益肾调髓通络干预的研究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3084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274.9,R684.3 |
完成/联系人 | 童培建1 金红婷1 单乐天1 吴承亮1 王萍儿1 刘迅1 何帮剑1 胡雪琴1 陈锦阳2 阮红峰1 黄忠名1 张善星1 肖鲁伟1 |
来源省份: | 浙江 |
完成单位: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 浙江卫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膝骨性关节炎,疾病诊断,益肾调髓通络方法,中医理论, |
入选计划: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联系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上城邮电路54号 |
传媒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高发病率、高致残性的疾病。项目组从2008年开始,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大科技专项等课题的资助下,历时10年,充分发挥中医药信息学、生物信息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尊古崇今,从文献研究出发,以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为抓手,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目的,利用现代研究技术诠释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机理,形成了中医补肾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将机制清晰、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一、提出膝骨性关节炎“肾虚髓萎络瘀”的病因病机新学说,根据“整体-组织-细胞-分子”多维度病因病机研究模式,提供了“肾虚髓萎络瘀”新学说的实验证据,形成了具有中医学时代特征的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学现代论述,实现理论创新。
二、建立以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UTE-MRI)和循环microRNA为基础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新方法,填补了膝骨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空白,实现诊断技术创新。
三、创立膝骨性关节炎“益肾调髓通络”新治则,并形成了有独特疗效优势的诊疗方案,实现临床-基础研究的相互转化和推广应用。
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2篇,总影响因子55.124,总引用次数515次,他引504次,SCI他引53次。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学术专著1部,专家共识2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拉什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国际同行专家的评价意见为:该项目运用现代医学技术,对KOA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出了标志性的成果,研究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为KOA的有效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项目创立的"益肾调髓通络"为主的综合疗法在近十家三甲医院得到应用,累计受惠病例超过2500例,延缓了疾病进展,降低了致残率,有效地提高了膝骨性关节炎的诊疗水平,社会效益显著。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