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心坐标框架数据质量分析》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92935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P22,P228.4 |
完成/联系人 | 党亚民 陈俊勇 秘金钟 成英燕 蒋志浩 章传银 常晓涛 张鹏 瞿锋 杨强 薛树强 党亚民 陈俊勇 |
来源省份: | 北京 |
完成单位: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
所属部门: |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科研日期: | 2007 |
研究行业: | 测绘服务 |
研究主题: | 大地测量,地心坐标框架,数据质量分析,GPS, |
联系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 |
传媒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中国地心坐标框架数据质量分析”是国家测绘事业的基础性工作,该项目是十五国家基础测绘项目,属于大地测量技术科学领域。主要研究内容:该项目以中国GPS连续运行站和国际IGS连续跟踪站数据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作为研究中国动态地心坐标框架的基础数据,通过GPS跟踪站坐标的时间序列分析、测站位置的规律性(如季节)变化趋势分析、以及环境因素对测站坐标的影响分析,揭示中国动态地心坐标框架的动态性能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规律。科学价值:在地心统一基准和数字地球方面,可以利用GPS数据处理及其分析工作,确定统一的地心三维坐标基准,为数字地球和数字北京提供统一的基准平台;在中国/首都圈地壳运动变化监测与灾害研究方面,通过对多年GPS连续观测和坐标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得到地壳运动的水平变化和高程变化运动基本规律,探索GPS坐标的突然变化在灾害中的应变规律;在高精度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方面,随着GPS跟踪站的逐年增加和GPS观测数据的累积,进一步讨论利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得到更高精度的数据处理成果;在地心坐标框架维护准确性方面,讨论利用国际IGS跟踪站采用稳定的框架点选择方法,以及利用高精度的GPS定轨方法和误差分析的方法,保证GPS数据成果的可靠性。同行引用评价情况(验收意见):2006年1月14日,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在北京组织的评价意见为:项目完成了1999-2003年中国GPS动态/准动态地心坐标框架数据处理,对GPS连续运行站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测站位置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测站坐标的影响,获得了基本站和区域站准动态地心框架结果;对地心坐标参考框架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价,为中国未来地心坐标框架的建设和维护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