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相关”不同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机制及应用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906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574.62,R242 |
完成/联系人 | 朱向东 王燕 何兰娟 贾育新 吴玉泓 王正平 安耀荣 王庆胜 段永强 舍雅莉 |
来源省份: | 甘肃 |
完成单位: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所属部门: | 甘肃省教育厅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制剂,中医药防治,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定西东路35号 |
传媒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应用中医药防治甘肃省地方重大疾病的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领域。
主要技术内容:项目依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项省级科研项目,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肝脾相关”的理论研究PPAR-γ在UC中的动态表达及疏肝健脾法(痛泻要方)通过激动PPAR-γ/NF-κB信号通路干预免疫紊乱达到治疗UC的作用机制;(2)基于“脾肾相关”的理论研究TLR/IL-1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因子在UC粘膜微环境中的动态表达及温肾健脾法(四神丸)通过干预TLR/IL-1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因子达到治疗UC的作用机制;(3)研究JNK/P38 MAPK信号通路在脾虚湿困型UC粘膜微环境中的动态表达及参苓白术散通过干预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相关细胞因子达到治疗UC的作用机制;(4)基于“肝脾相关”研究UC脑、肠微环境中IL-6/IL-6R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的动态表达及疏肝健脾法(痛泻要方)通过干预IL-6/IL-6R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达到治疗UC的作用机制;(5)基于“脾肾相关”理论研究Tollip与NF-κB在脾肾阳虚型UC中的级联表达及温补脾肾法(久泻灵)通过干预研究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达到治疗UC的作用机制;(6)从免疫粘附分子表达探讨脾虚证、肝郁脾虚证的免疫物质基础;(7)从“脾肾相关”理论研究四神丸通过调控炎性因子干预UC的肠粘膜修复机制。
技术经济指标:自2008年以来,通过辨证使用痛泻要方胶囊、参苓白术胶囊、四神丸胶囊,临床疗效稳定,近三年累计用药受益患者达1656人(次),产生效益134.75万元,新增利润24.35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应用推广情况:痛泻要方胶囊、参苓白术胶囊、四神丸胶囊是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确定的以“疏肝健脾、健脾益气、温肾健脾”不同治法研制的效能稳定的防治UC的中药制剂,体现了对UC的个体化干预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对满足卫生医疗需求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项目采用病证结合模型开展中医药防治UC的应用基础研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得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二等奖2项,兰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共计发表科技论文72篇,其中,CSCD期刊收录29篇,总下载6271次,总被引302次,单篇最高下载621次,总被引25次。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