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的创新与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743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R735.7,R730.58 |
完成/联系人 | 陈敏山 刘允怡 石明 关新元 郭荣平 张耀军 徐立 李升平 王辉云 郑利民 |
来源省份: | 广东 |
完成单位: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医院 |
研究主题: | 肝癌,药物治疗,综合治疗, |
联系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651号 |
传媒
我国肝癌发病及死亡人数占全球病例的一半以上,是恶性肿瘤第三位死亡原因。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肝癌患者多合并肝炎肝硬化,病情更为复杂。尽管手术治疗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但单一治疗方法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亟需联合多学科治疗手段,寻求肝癌综合治疗的新策略。项目组经过二十五年的探索,以外科为主导,针对早、中、晚期肝癌治疗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全面开展临床为导向的系列研究,在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方面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
一、确立了射频消融在早期肝癌治疗中的地位:①率先通过RCT研究证实了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癌可达到手术切除相当的疗效(Ann Surg,2006, IF 9.0, SCI他引632次,Google Scholar査询被引123S次),使其成为早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合于≤2cm、中央型、老年人小肝癌,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特别适合于我国肝癌患者多合并肝炎肝硬化的国情,并有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经多家医院应用,估计共节省医疗开支超过2亿元人民币。②分别通过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及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综合治疗策略,使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4年生存率提高了16.8% (J Clin Oncol, 2013, IF 24.0, SCI他引111次)。以上策略被美国NCCN、欧洲EASL等多个国际指南采纳,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
二、开创了中期肝癌手术切除新术式及术后辅助治疗策略:③率先阐明了肝癌微转移的分布规律,并据此提出“肝段为本”的肝癌手术切除新术式及切缘新标准,使早中期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从49%提高到75% (Ann Surg, 2007, IF 9.0, SCI他引182次)。④创新性将肝动脉I131内放射栓塞介入治疗用于肝癌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Lancet ,1999, IF47.8,SCI他引272次),使术后复发率由59%降低到28.5%,术后10年生存率由27.3%提高到52.4%,该策略被欧洲EASL肝癌指南采纳,已成为国际肝癌切除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
三、创新了晚期肝癌TACE治疗策略及发现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⑤率先通过前瞻性研究证明TACE可延长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患者的生存,使更多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可治(AnnSurg Oncol, 2011, IF 4.0, SCI他引121次),进一步通过优化TACE用药方案,使中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5.9月延长到10.5月(J Natl Cancer Inst, 2013, IF 12.6, SCI他引14次)。⑥率先发现并鉴定了新的肝癌相关癌基因CHD1L (Hepatology, 2008, IF 13.2, SCI他引53次),证实了该基因在肝癌进展和转移中的关键作用,明确了CHD1L可作为肝癌治疗的潜在靶点(J Clin Invest, 2010, IF 12.8, SCI他引60次)。
该项目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自然杰出青年3名。共发表论文269篇,其中SCI论文105篇,总IF 565.5,单篇最高F 47.8分Uancet), IF>10分13篇,总他引6050次,单篇最髙SC丨他引632次。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编写专著4本。共13项临床研究结果被欧洲、拉丁美洲、亚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等国际肝癌指南及共识采纳,为国际肝癌指南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综合治疗策略,提升了我国肝癌临床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以2014美国NCCN肝癌诊疗指南为例,其引用的20项中国大陆研究中6项属于该项目,居全国第一。以上成果经国内外91家医院应用,受益患者超过十万人次,全面提高了早、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