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优质多抗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

点击下载 ⇩

黄瓜是重要蔬菜作物,也是我国第一大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农民增收的高效产业。生产上原有品种存在复合抗病性差、商品品质欠佳、易出现苦味等问题,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收益。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历时27年,以提高品质和抗病性为主要目标,大规模发掘优异种质,创建高效育种技术,培育优质多抗新品种并推广应用。取得如下重要成果:

1.创建了8项先进髙效的抗病性鉴定和品质评价技术,发掘出珍贵的黄瓜优异种质19份。研制出黑星病、病毒病等8种主要病害的抗病鉴定技术和瓜把长度、黄色条纹等品质评价技术,颁布行业标准10项。由中国、美国、荷兰等国家收集的5637份种质中,挖掘出抗病毒病的铁皮靑、兼抗黑星病和枯蒌病的Brunex和450、无苦味短瓜把的北京刺瓜等19份珍贵种质,为优质和抗病基因挖掘及育种亲本创制奠定了基础。

2.构建了首张栽培黄瓜髙密度遗传图谱,创建了国际领先的分子标记多基因聚合育种技术,选择效率提高5倍以上。利用黄瓜基因组大数据,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张超饱和含有10629个SNP的遗传图谱:苜次发现了果实苦味基因Bi-3和显性果皮有光泽基因G1阐明了苦味形成的多基因互作机制和有光泽、抗黑星病、抗病毒病等性状的遗传规律;首次开发出与无苦味、有光泽、抗黑星病、抗病毒病等21个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平均准确率为93.8%。

3.率先创制出聚合无苦味、有光泽等5-6个优质基因和抗黑星病、病毒病等5-10个抗病基因的高配合力自交系12个,攻克了优质和抗病基因难以聚合的技术难题。以挖掘出的优异种质为基础,通过常规杂交育种或结合分子标记多基因聚合技术,首次创制了聚合6个优质性状且抗10种病害的自交系01316;含有显性光泽基因G且抗黑星病、枯萎病等8种主要病害的优质多抗自交系1101;抗5种病毒的自交系0559G等。突破了密刺型黄瓜不抗黑星病、水果型黄瓜不抗病毒病的育种瓶颈。

4.利用创制的优质多抗自交系,育成适应保护地、露地等不同生态型的新一代优质多抗新品种8个,实现了密刺型黄瓜优质多抗育种的突破。首次培育出聚合5-6个优质基因和8-9个抗病基因的保护地新品种中农16号、中农26号等,占辽宁、河北等设施黄瓜主产区总面积的50%以上,引领了中短瓜条密刺型黄瓜的髙品质育种方向。培育出聚合抗5种病毒、兼抗3种以上主要真菌性病害的露地新品种中农106号、中农18号等,成为广东、云南等7省区的主栽品种,占主产区的30%以上,实现了南菜北运黄瓜主栽品种的更新换代。培育出中农19号、中农29号等水果型新品种,抵御了国外品种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获知识产权11项,审定品种7个,制定行业标准11项,发表论文97篇,获北京市和农业部一等奖各1项。新品种累计推广1187.9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91.61亿元,近三年推广493.52万亩,新增效益36. 97亿元。实现了黄瓜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的重大变革,促进了黄瓜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