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水质安全预警研究》

点击下载 ⇩

该项目由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和江苏省环保厅等单位完成,于2007年12月提交研究报告,主要成果有:  ①水污染调查与水质评价分析。对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行输水干线城镇污染源调查评价,面源及输水干线内源的分析评价,以及输水干线纳污量计算;对调水水源水质和干线水质进行现状水质评价,水质历时和沿程变化趋势分析;对洪泽湖和骆马湖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分析其对输水干线水质的影响;  ②水质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在阐述水质安全风险与分析的基本概念前提下,提出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常规性水污染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识别,以及风险分析的方法。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实施方案,分别对江苏段14个治污控制单元,进行水质安全风险分析,提出实施应急处置的措施。并提出洪泽湖和骆马湖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手段;  ③水质安全预警系统建立。建立水质安全预警系统结构,主要包含水质信息采集站网、信息传输与网络、水质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运行管理支持与接口等子系统;水质安全预警子系统的框架初步设计,分别对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内容、关系等进行框架性的初步设计,提出系统开发相应的工具和核心技术等;系统开发运行环境,提出水质安全预警系统的硬件、网络和软件平台,以及应用开发工具;  ④水质安全保障措施。从建立突发事故处理机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强污染联防、应急监测、科技创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水质安全的保障措施,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调水具有安全性、可持续性和战略性。  技术创新:  ①提出了调水工程常规性水污染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江苏段各控制单元的水质安全风险分析、提出了应急预警及处置方案,具有创新性;  ②提出了南水北调江苏段水质安全预警系统框架,框架由水质信息采集站网、信息传输与网络、水质安全风险分析与控制、运行管理支持与接口等子系统构成,结构合理,具有先进性。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