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配电网主设备运行状态高效评估与精益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469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TM765 |
完成/联系人 | 沈煜1 杨帆1 盛万兴2 刘科研2 鲍玉川1 卢萍1 黄松泉1 郑重3 张冠军4 董伟杰2 杨志淳1 杨波1 陈俊武5 |
来源省份: | 湖北 成果说明 ➫ |
完成单位: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 华北电力大学3 西安交通大学4 华中科技大学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6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7 |
科研日期: | 2018 |
研究行业: | 电力供应 |
研究主题: | 电力系统自动化,供电可靠性,动态诊断方法,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227号 |
传媒
该项目属电气工程领域,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配电等多个专业。
配电网直面千家万户,是提高人民美好生活体验的落脚点和物质基础。开展配网状态评估,掌控薄弱环节,对提高其供电能力与可靠性意义重大。配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大、网络连接多样、运行方式多变等特点鲜明。配网规模不断扩大、源网荷日趋复杂,亟需攻克四方面难题:(1)数据规模大,质量参差不齐。(2)设备规模大,状态信息获取困难,状态诊断遭遇瓶颈。(3)多种状态频繁变化的系统评估能力缺乏,设备、网架、系统关联评估不足。(4)精益管控有待提升,决策优化空间大。
项目从数据、设备、系统3个层面,重点针对数据质量提升、设备和系统状态评估、精益管控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取得创新与突破:
(1)针对配电网数据采集质量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平差的配电网量测数据预处理技术与状态估计方法,实现了配电网海量数据质量提升与修复。
(2)提出了计及可信度评价的配网设备健康度动态诊断方法,实现了基于非健全信息的主设备状态高效评价。建立了计及时域扫描累积效应的配电主设备热老化评估模型,实现了配电主设备健康状态的动态评价。
(3)提出了基于馈线接入点分区的配网薄弱点与电压凹陷域分析方法,研制了配网风险动态评估及安全预警系统,突破了配电网运行状态变化对设备影响分析的技术瓶颈,提高了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4)建立了以配电网运行风险灵敏度为约束条件的运维检修策略优化库,提出了配电电缆运行状态检测与综合诊断方法,实现了计及配网网架及设备运行风险的精益化管控。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22篇(SCI检索2篇、EI检索6篇)。研究成果在3个省级电网、6家高新技术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有效避免15万条次配电线路停电、约1万台次配变烧损、提升1万余条配电线路巡检效率,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34亿元。
成果有效促进了中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经评价,项目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成果说明
项目的研究成果在湖北、福建、宁夏等3个省级配电网开展应用并推广实施,并与6家电力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推进成果产业化,有效解决了大规模复杂配电网设备运行维护、状态评估、检修决策等面临的突出问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应用如下:(1)提出的“基于非健全信息的配电设备运行状态高效评估方法”应用于地区配电网,通过降低状态信息获取维度与规模,有效减少配电线路单次巡检30%的工作量。(2)开发的“配电主设备供电能力与运行状态动态评估系统”应用于地区配电网,结合现有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一方面实现了配电设备运行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