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春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43102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Q178.1 |
完成/联系人 | |
来源省份: | 山东 |
完成单位: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科研日期: | 2008 |
研究行业: | 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
研究主题: | 浮游植物,渤海,群落结构,春季,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 |
传媒
研究了1999年春季覆盖渤海中部、渤海海峡及其邻近海域30个测站两遍大面调查的浮游植物物种及其群落特征,共发现浮游植物4门33属65种(不包括未定名物种),以硅藻为主。优势种主要为:冰河拟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s)、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太阳双尾藻(Ditylum sol)、刚毛根管藻(Rhizosolenia setigera)、布氏双尾藻(Ditylum brightwellii)、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膜状缪氏藻(Meuniera membranacea)、派格棍形藻(Bacillaria paxillifera)、加拉星平藻(Asteroplanus karianus)、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卡氏角毛藻(Chaetoceros castracanei)和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细胞丰度的平面分布主要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其高值区分布在渤海中部靠近渤海海峡处。浮游甲藻在渤海海峡局部区域形成高值区。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渤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较大,原因主要是春季以小细胞为主体的浮游植物群落物种演替较快,另外春季的大风过程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影响较大。两遍大面站调查期间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呈增长趋势,温度和硅酸盐浓度的增加是导致调查期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E5站浮游植物群落的分析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群落在低营养盐浓度情况下,即使硅酸盐浓度较低,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增加可以促进小细胞硅藻的生长。F4站浮游植物群落的分析表明:在较高营养盐浓度情况下,硅酸盐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大细胞硅藻的生长。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