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液晶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性能,以及构效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
点击下载 ⇩文件编号: | KEYAN666238242666 |
---|---|
下载格式: | Word/DOC(PDF已转Word) |
中图分类: | O641.121 |
完成/联系人 | 赵可清 李权 胡平 丁涪江 汪必琴 |
完成单位: | 四川师范大学 |
科研日期: | 2008 |
研究行业: | |
研究主题: | 合成,液晶材料,有机半导体, |
联系电话: | 下载查看 |
联系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
传媒
首先,该成果获得以下基金资助: 1999年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二茂铁金属有机液晶的合成与性能”; 2005年四川省科技厅项目“新型有机光电子材料的合成”(2006J13-002); 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氟烃链高分子盘状液晶的分子设计、合成、及介晶性”(50473062)。 液晶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其特征是能耗低,平板化,是当今移动信息时代的主流显示方式。研究发现:盘状液晶具有较好的自组装有序度和高的载流子迁移速率,可作为新一代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高速复印件及扫描仪,气体分子传感器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盘状有机液晶实用化必须具备较宽的液晶温度区间,较好的自组装单畴排列,较高的电荷传输速率,样品合成及纯化容易。为解决盘状液晶作为显示和半导体材料实用化的问题,我们在省厅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创新: 合成并研究了二茂铁与苯并菲相结合的盘状金属有机液晶及结构和液晶性; 首次进行了苯并菲聚乙炔高分子液晶的合成,结构和液晶型研究; 用多个分子间氢键稳定的苯并菲液晶相及其结构-性能的定量关系; 首次采用全氟酯基对苯并菲液晶进行稳定; 首次进行没食子酸酯苯并菲衍生物的合成,液晶性和自组装特性研究。 该成果经过“科技查新”显示“国内外文献未见相同报道”,同行专家通讯评审,一致认为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