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编自跑式纱嘴控制系统》

点击下载 ⇩

背景:纱嘴是引导纱嘴进入编织的结构。传统的横机,纱嘴的移动是靠机头的移动配合纱嘴电磁铁的开合来完成的。当需要把1号纱嘴从位置A向右移动到位置B时,需要以下步骤:机头移动到1号纱嘴左侧。纱嘴电磁铁打下,机头继续移动。当机头移动到A位置时,纱嘴电磁铁会带动纱嘴同步移动。在机头移动到B位置的左侧一定距离时,纱嘴电磁铁再次动作,纱嘴与机头脱离。机头继续运行,纱嘴靠惯性运行到B位置。这样动作有几个缺点:纱嘴的移动,需要机头额外的行程。在多花色编织的工艺中,有时甚至需要多花费几倍的时间。常用纱嘴电磁铁的动作时间,需要几十个ms的时间。而机头的最高速度可达1.0m/s,这个带来的误差不可忽略,需要计算实时的机头速度来确定这个纱嘴动作提前量。每次带纱嘴机头多跑一个提前量,浪费行程,并且实时速度的计算误差,以及纱嘴电磁铁的动作时间偏差,都会影响纱嘴停放的精度。而纱嘴停放的位置的偏差,可以引起钩不到线,钩错线,严重的甚至会撞坏编织针,损害设置。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公司研发了一种横编自跑式纱嘴的控制系统,通过引入伺服控制技术,将每一个纱嘴都用一个伺服电机控制器带动,直接由主板发命令控制纱嘴伺服电机运行。 创新点:创新点一:通过引入伺服控制技术,将每一个纱嘴都用一个伺服电机控制器带动,直接由主板发命令控制纱嘴伺服电机运行,纱嘴运行高效,避免了以往为带纱嘴而增加的机头无效运行。创新点二:纱嘴位置控制精确,避免了因纱嘴停放位置偏差,引起纱嘴钩不到线,钩错线,甚至会撞坏编织针的现象发生,确保了设备运行安全,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点三:自动纱嘴控制模块为集群控制,与横机主控板通过CAN总线连接,横机主控板通过CAN总线对自动纱嘴控制模块进入统一编址,设置控制,横机主控板根据输入的编织花型,判断出需要哪一个纱嘴工作,就给哪一个纱嘴发命令。由于跟随模式和跟随算法都已经发到自动纱嘴控制模块里,所以横机主控板的计算量很小,从而保证了大量纱嘴同时工作时,主控的处理同样来得及。现在,横机设计可以支持24把、36把、48把自跑式纱嘴,以后随着编织花型的需要,可以再增加,扩展适应性强,方便使用。创新点四:为了支持更加精密的工艺,防止多把纱嘴交替时空间上的互相影响,非工作纱嘴要为工作纱嘴自动做避让,保证工作纱嘴勾线成功率。经济效益:该产品投放市场后,计划在正常年销售1万台,销售额8000万元,净利润2074万元,税收366万元。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该产品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也随之下降,经济效益也将会进一步提高。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