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碱烧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骨形态蛋白在碱烧伤大鼠角膜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实验研究》

点击下载 ⇩

在中国角膜碱烧伤是一种常见的眼外伤。角膜碱烧伤是因碱性化学物质与组织细胞结构中的脂类发生皂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具有双向溶解度极易渗入深部组织,在组织内继续扩散,引起角膜变性、坏死、溃疡、穿孔及新生血管形成进而导致失明。骨形态蛋白(BMP)是一类能在骨骼外异位诱导软骨和骨形成的酸性多肽,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BMP对靶细胞的刺激作用是由它的特异性膜结合受体所介导的。有研究显示,BMP-2在角膜上皮和基质层中具有趋化性的作用,对于调节角膜的代谢平衡和在角膜损伤愈合过程中起到趋化和增生的作用,BMP-7的缺乏会影响鼠眼的发育。研究目的:研究BMP-2,BMP-7在碱烧伤大鼠角膜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方法:采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烧伤大鼠角膜,建立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光镜观察BMP-2,BMP-7分别在大鼠碱烧伤后1天(1D),3天(3D),5天(5D),7天(7D)和14天(14D)蛋白水平的表达及角膜形态学的观察。研究结果:1.正常对照组角膜各层均可见BMP-2的表达,BMP-7在角膜上皮层阳性表达,基质和内皮层呈弱阳性表达。2.角膜碱烧伤组5d可见少量表达,7d表达明显加深,14d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的表达。BMP-7的表达 角膜碱烧伤后1d,角膜上皮层可见少量表达,其余各层无BMP-7的表达。3d,5d角膜各层BMP-7的表达较正常明显增多,7d,BMP-7的表达减少接近正常水平,14d角膜各层BMP-7再次出现高表达。研究结论:BMP-2,BMP-7可能参与角膜碱烧伤后的创伤修复过程。BMP-7可能也参与碱烧伤后角膜炎症反应。

  1. 下载详细PDF版/Doc版

提示:为方便大家复制编辑,博主已将PDF文件制作为Word/Doc格式文件。